(心血管内科 报道)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践行“体医融合”,在我院与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处搭建的“新医文交叉融合”平台建设的支持下, 2月22日下午,我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斌教授团队与吉林大学体育学院院长裘鹏教授团队共同举办线上交流会,探索基于“体医融合”的心脏疾病预防和康复模式。双方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线上交流会。会议由我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王珺楠教授主持。
心血管内科刘斌主任指出,要充分发挥科学健身在慢性病预防和康复方面的特色作用。近年来,心脏疾病患病人数逐渐增多,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药物及支架等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后期的康复也很重要。由于目前临床的康复训练形式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患者依从性较差,如何通过“体医融合”,使患者切实意识到心脏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增加训练方式的多样性,使患者能快乐的运动,持之以恒,是心脏康复和体育学交叉融合面临的首要任务。
体育学院院长裘鹏教授对体育学院的学科建设做了详细的介绍,并强调了体育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干预作用。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为了提高患者的参与度,运动形式的选择应在患者身体素质允许的前提下,从兴趣出发,以短视频、课程等形式呈现,逐步扩大受众范围。运用智能手环、心率带等便携式心率监测设备实时监控运动强度,使患者始终在适宜的负荷范围内进行体育运动,保证运动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持续性。
我院心脏康复中心负责人王珺楠教授对心脏康复中心的具体情况做了详细介绍,并就一些问题与体育学院的专家展开深入地探讨。在心脏康复过程中,如何指导患者科学地执行运动处方,既能达到有效的运动强度,又可以避免造成运动损伤,保证患者安全,也是目前心脏康复治疗中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是关注的重点,通过一些体育运动,帮助患者从身体层面和心理层面共同摆脱疾病困扰。
随后,双方团队成员就如何将体育资源融入到心脏康复、如何开展科学的体育运动指导、如何保障运动安全等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交流。
通过此次线上会议,双方团队成员加深了对彼此领域的了解,就如何将心脏康复与体育更好地融合等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明确了合作方向及切入点,并就下一步开展的内容进行了部署和安排。此次会议促进了体育和心脏康复的深度融合,推进了吉林大学“医文交叉融合”建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