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弘扬白求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重走白求恩路义诊实践活动,7月18日至21日,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党委常务副书记赵伟、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于静的带领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18名志愿者奔赴河北省涞源县王安镇,跨越一千二百公里,开启寻根铸魂之旅。在为期4天的“重走白求恩路”的“旅程”中,每位研究生同学都深有感触,纷纷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情感。
朱俊辉:“重走白求恩路”第一站就是来到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王安镇王安镇中学,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充满希望的孩子,参观他们的校园,我看到的尽是祖国的大好未来,健全的体育场、精心设置的读书角、教室里朝气蓬勃朗读着《纪念白求恩》,让我感受到一群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祖国的花朵。随后举行了实践基地正式成立的挂牌仪式,正式宣告了长久义诊实践活动的建立。仪式的最后,为孩子们送去书包,送去祝福,这正是白求恩精神的继承与传承,我们作为现今的社会中流砥柱,认真学习白医精神,践行白医精神,并将希望的种子播散给未来的花朵。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珍惜此次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深刻感受白医精神,并在活动结束后,将学习到的白医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同学。
卿云安:2021年7月19日,我院“弘扬白求恩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义诊实践团队来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山口村,参观了白求恩战地手术室,这间特殊的手术室仅仅只有一人多高,很难想象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应该如何开展手术?但就是在这里,白求恩大夫奋战三天三夜,共救了115名伤员!但也是在这个小山村,他在救治伤员过程中不慎感染病菌,最后牺牲在了六十多公里外的唐县。本可在自己国家享受优越生活的白求恩医生,却毅然决然的来到了中国,参加抗日革命,充分诠释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我着实被他这种大无畏精神所震撼!作为一名白求恩传人,在这个手术室旁,我重温了入党誓词,缅怀先烈,也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向白求恩学习,为实现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终身!
王万新:我们来到了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山口村,为这里的村民们开展义诊活动,此次的义诊活动不仅为村民们送去了健康,也让我收获很多:一是奉献的快乐,我的任务是为村民们测量血糖,村民们经过测量得知自己的血糖结果后对我说的一声声感谢、为我的耐心和细心竖起的一个个大拇指,都让我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内心无比的充实和满足,更加坚定了我要在医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继续努力的决心。二是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义诊过程中,看到每位老师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前来就诊的村民们进行身体检查和病情解答,并根据病情写出治疗方案和治疗药物的使用方法,我深深明白此刻的自己知识和阅历都很浅薄,还做不到独当一面,我要以老师们为榜样,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并对每一个患者都要认真负责,竭尽全力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希望自己能为祖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薛嘉玮:在河北唐县,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拜谒白求恩纪念馆,追寻他伟大的人生轨迹。在白求恩墓前,大家有序的敬献鲜花、瞻仰墓碑、脱帽、肃立默哀三分钟沉痛悼念白求恩大夫。随后跟随着讲解员参观白求恩纪念馆。管内陈设了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其中就有白求恩大夫在小庙为伤员做手术的照片。在这张黑白照片里,在小庙内狭小的空间,白求恩大夫佝偻着身子,全神贯注的为伤员处理着伤口,瞬时在脑海中与白求恩小庙遗址重合起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白求恩大夫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就是在这里为伤员手术的时候划破了手指,最终溘然长逝,想到这里,不禁鼻头酸涩。当看到白求恩大夫在生命弥留之际所书写的书信中还挂念着伤员,挂念着一起生活的士兵时,我想我终于理解了什么是“毫不利人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最终都会走上医疗岗位,在面对每一位患者时,我又是否能做到像白求恩先生一样全心全意呢。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的同时,对未来的努力方向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以白求恩先生为楷模,努力的向他靠拢,真诚、负责、耐心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将自己所有的聪明才华和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人民的健康事业。
姜明波:非常幸运参观了柯棣华纪念馆,之前对柯棣华同志的了解少之又少,听着讲解员叙说柯棣华同志的故事,心中不免感慨万分。他是和白求恩同志一样有着伟大情怀的人。为挽救危难之中的人民,不远万里从印度来到中国,也正是在这里他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并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柯棣华同志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事迹却足以影响后代的每一个人。也正是因为这些伟人,我们才能舒适安逸的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但我们绝不满足当前的生活,更不会止步不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我们仍需不断努力,尤其是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更需要发光发热,为建设伟大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对于我们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刘冬梅:以前只是在听人讲述白求恩的故事,总觉得离我很遥远,直到我走进了白求恩学校的旧址,亲眼看着这些房子,看着“卢沟桥”药坨子,仿佛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在这里上课的学生,看到了为了办学校培养医生而尽心尽力的白求恩大夫,我能感受到他不再遥远,他真实的存在过,真实的为中国人民付出过,真实的践行着“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我会永远感念他,将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韶光易逝,精神永驻。短暂的4天义诊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团队满载收获而归。作为当代青年,要不断激励自己践行和弘扬白求恩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热情,将红色基因赓续下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