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小丽 报道)金秋时节,金桂飘香。9月12日,我院眼科诊疗中心在线上成功举办了2021年葡萄膜炎高峰论坛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国内顶级葡萄膜炎专家欢聚云端,打造了一场高端的学术盛宴。
本次会议邀请到国际知名葡萄膜炎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杨培增教授,中华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组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吴欣怡教授,眼免疫学组副组长、北京协和医院张美芬教授,眼免疫学组副组长、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杜利平教授,北京同仁医院葡萄膜炎专家王红教授,中山大学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主任迟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张晓敏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主任冯蕾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旌教授,上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陈玲教授,温州眼视光医院葡萄膜炎专科主任王毓琴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葡萄膜炎专家邢琳教授;我省著名风湿免疫专家、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姜振宇教授,以及本省知名眼科专家,我院肖骏教授、柳小丽教授,吉林市中心医院陈燕教授,吉林省人民医院王丹教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李相军教授和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卢迪教授。
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专题讲座,由多位葡萄膜炎顶级教授讲解专科新知识、新进展;第二部分为病例点评。由国内著名葡萄膜炎专家,与省内葡萄膜炎教授点对点分析讨论病例。专家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运用两方面,对葡萄膜炎专业方面的新技术新疗法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和讨论。会议有340多名医生积极参与,吸引了吉林省所有地区,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周边省份、自治区的部分医院,以及全国其他区域同仁们的关注,实现了多学科、多区域的联动,是一次内容丰富且高级别的学术会议。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国际知名葡萄膜炎专家、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杨培增教授首先肯定了吉林省及吉大二院眼科中心葡萄膜炎方面工作的进展和收获,并带来了《从Fuchs综合征标准制定谈谈临床科研》的专题报告,详细介绍了他刚刚发表在英国眼科杂志的Fuchs综合征中国诊断标准制定的过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临床科研的思路,提出注重临床资料,学会分析提炼是临床科研非常重要的能力。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吴欣怡教授带来了《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诊疗特点》的专题报告,讲解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葡萄膜炎类型“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复发的危险因素、治疗的选择及注意事项等。她从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全方位地讲授了这一类葡萄膜炎的特点。
北京协和医院的张美芬教授带来了《葡萄膜炎鉴别诊断》的专题培训,葡萄膜炎从发病原因可分为感染性和肺感染性两大类,其临床治疗方案是完全不同的。协和医院张美芬教授详细讲解了如何去鉴别葡萄膜炎的病因,并从典型案例入手,非常直观地讲解了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他为临床医生,尤其是一线的基层医生提供了教科书式的临床诊疗思维和方法。
吉大一院的著名风湿免疫病专家姜振宇教授演讲主题是《系统性血管炎的眼部受累》。系统性血管炎是葡萄膜炎中视网膜血管改变常见的一种病因。他从风湿免疫的角度出发,系统讲解了不同的系统性血管炎在眼部受累的表现及诊断治疗特点,使眼科医生对风湿病引起的葡萄膜炎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促进了MDT在葡萄膜炎诊疗中的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张晓敏教授分享了《少年儿童葡萄膜炎》。少年儿童葡萄膜炎是葡萄膜炎里比较特殊的一类,由于发病的年龄较少,疾病特点和治疗选择与成年人有很大的不同。张教授详细介绍了少年儿童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的注意事项,并传授了她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参会的医生获益匪浅。
中山眼科中心葡萄膜炎专科主任迟玮教授分享了《结核性葡萄膜炎》。我国是结核大国,结核性葡萄膜炎是比较常见的感染性葡萄膜炎,但由于结核擅于伪装,临床上诊断比较困难。迟教授就结核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通过回答参会专家提问,详细地讲解了临床诊疗思路。
我院眼科诊疗中心柳小丽教授分享了《抗癌药物引起的葡萄膜炎》。随着科技的发展,抗癌药物,尤其是靶向药物的使用逐渐增多,引起的葡萄膜炎也逐渐被关注。柳教授详细讲解了不同抗癌药物引起的葡萄膜炎的临床表现,并总结了不同类抗癌药物引起葡萄膜炎的特点及治疗和预后情况。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冯蕾教授分享了《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技术在视网膜和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她指出,多光谱眼底分层成像技术可发现特征性的葡萄膜炎和视网膜疾病的眼底改变,为葡萄膜炎的诊断和治疗随访提供了非常实用和先进的检测手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李旌教授分享了《葡萄膜炎患者房水中国炎症因子组成和浓度的变化》,用大量的数据说明,目前葡萄膜炎患者房水中炎症因子尚不能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有利地反驳了目前临床上滥用房水细胞因子检测来诊断葡萄膜炎的乱象。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一院葡萄膜炎专家邢琳教授分享了《非感染性葡萄膜炎治疗基石》。她介绍了治疗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一种新药-阿达木单抗,以及此药物临床试验的数据资料和国外的报道,从治疗时机的选择、治疗前的筛查及治疗后的随访等方面进行了解读。
最后是精彩纷呈的病例讨论环节,由郑州大学一附院的杜利平教授和我院柳小丽教授主持;王红教授,陈玲教授,王毓琴教授,肖骏教授点评讨论;陈燕教授、王丹教授、李相军教授和卢迪教授分别带来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不是春”“试问涓涓细?一例不明原因虹膜出血”“困惑的一例葡萄膜炎”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四个典型病例。各位嘉宾分别对四个病例做了精彩点评,同时讨论了诸多临床热点,如:感染性眼内炎与葡萄膜炎的鉴别、感染性眼内炎手术时机的选择、虹膜出血的可能原因及辅助检查、病毒性葡萄膜炎的治疗、葡萄膜炎继发高眼压的治疗、交感性眼炎的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等。
会议持续了六个小时,柳小丽教授做会议总结时表示,此次葡萄膜炎高峰论坛,从科研到临床、从基础到新进展、从理论到实践,涵盖了葡萄膜炎专业的热点和难点。相信参会的每一位医生都会收获满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