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科创建于1948年10月。建院伊始,科室成立初期,仅有伪满时期留下的裸露式X光机及3名技术人员,1982年在全省首家引进大型X光机组,并于1989年正式成立CT室。在当时医疗水平条件下不断探索新技术,给患者的诊治带来新的希望。1992年,科室引进全身CT机,1999年引进第一台MRI、DSA及螺旋CT,并成立了核磁共振室,填补了科室发展的空白,从此,科室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进入2000年后,科室先后引进了多排螺旋CT、高场磁共振及全身DSA等设备,2003年建成了覆盖全院区的PACS、RIS平台,实现了影像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时至今日,科室历经七十余年发展,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放射科已成为种类齐全、拥有国际先进医疗设备、医教研及学科建设协同发展的现代医学影像科!
学科建设
科室现有医务人员110人,其中医生34人,技术员61人,护士13人,登记员2人。医生队伍中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
学科带头人:袁庆海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优秀引进人才,吉林大学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专业方向为分子影像学、头颈部影像诊断学、人工智能医学影像。担任多项国家及省级学会任职:中华放射学分会头颈学组委员、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创新联盟委员、吉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常委、吉林省研究型医院放射分会副主委、吉林省数字医学会骨与软组织肿瘤MDT学组副主任委员、吉林省抗癌协会放射分会副主委员等。
刘建华副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专业方向为头颈、分子影像诊断以及心血管病影像诊断。吉林大学第六届师德先进个人,入选2020年度“吉林大学杰出青年培育计划”,荣获2020年度“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省部级项目。
近五年,学科取得国家级学会委员1人,国家级学会青年委员1人,国家级学会学组委员人6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1人,省级学会副主任委员3人。科室近五年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承担国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项,发表SCI论文90余篇,获吉林省科技二等奖1项,吉林大学杰青培育计划1项,参与编写并发表多项国内指南获专家共识。
科室积极响应医院MDT发展模式,深入临床各科室,积极参与多学科诊治工作,如:脑卒中绿色通道及头痛诊治、头颈部肿瘤、急性胸痛、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的靶向治疗、乳腺疾病、胃癌、小肠炎症性肠病、不明原因黄疸、骨与软组织肿瘤、多发骨髓瘤、眼科挫伤性视神经病变、妇科疾病、结直肠癌、胎儿产前疾病等多学科会诊。
放射科作为省内首个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授予点,共计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数十名,目前有在读研究生十余名。科室常年承担吉林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教学工作,并成为首批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优秀住培学员称号1人;近五年取得国家级教改项目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改项目4项、教学荣誉7项、参编教材2本;承办国家级学术会议2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2项、省级专业学术会议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20余项。
放射科党支部始终以助力医院成为人民满意医院为目标,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不断推动医疗业务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坚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依托“主题党日”、每月“读书日”、“E支部”等载体,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与指示精神相结合,做到自觉主动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党员佩戴党徽上岗,参加科室管理。党支部全体凝聚一心、取得了诸多荣誉,连续5年被评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先进党支部;2019年入选吉林大学样板支部、吉林大学先进党支部;荣获“2017——2018年度吉林省青年文明号”;荣获“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科室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国际合作交流方面,与美国埃默里大学癌症中心朱雷教授合作,担任Frontiers in Chemistry编辑部客座编辑,专刊关注于分子影像领域。国内合作交流方面,参与编写并发表《耳部3T MRI规范及常见病变诊断专家共识》《头颈部CT检查和辐射剂量管理专家共识》《眼眶肿瘤和肿瘤样病变3.0T MR检查与诊断专家共识》;与山东大学、东南大学湘雅药学院、GE人工智能等多家单位开展合作,发表中华放射学杂志文章、SCI论文数篇;与北京301医院合作参与国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并被评为优秀分中心合作医院;与北京同仁医院合作开展全国眼表面线圈多中心研究、头颈部鳞癌能谱CT多中心研究。省内合作交流方面,与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等单位的20余个课题组开展交叉合作,发表SCI及EI论文30余篇、获批省级项目2项。
科室特色
在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下,经过科室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头颈部疾病影像诊断和分子影像学两大方向已经成为科室主要特色领域,已达到国内知名水平;心血管疾病、骨科疾病、妇产科疾病影像诊断实现了区域突出,并向国内知名迈进;呼吸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影像诊断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科室开展了全身各系统的常规CT和MR检查,全面满足临床对各种疾病的影像学检查需求。在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水平的同时,利用最新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对疑难病的诊断水平。
科室下设六个亚专科,包括头颈、心胸、泌尿生殖、消化、骨肌、影像技术。
1.头颈亚专科开展项目有MRI-3D-ASL脑灌注成像、高分辨MRI管壁成像、中枢神经-腰骶丛-DTI纤维束成像、IVIM、DCE、DKI、APT等MRI功能成像、靶向纳米探针头颈部肿瘤可视化应用、内耳钆成像、鼾症-鼻咽部CT三维等多项标志性技术。
2.心胸亚专科开展项目包括胸痛三联、四联、五联CTA、肺癌能谱成像、肺肿块MRI、直接法上肢静脉造影、心脏CT及MRI心肌灌注成像、心脏CTA+CTP,即心脏血管形态及心肌功能一站式检查等新技术新疗法。
3.骨肌亚专科开展项目包括金属去伪影、能谱CT痛风成像以及定量评估尿酸盐、关节软骨定量等技术,精研良恶性骨肿瘤的MRI功能成像,规范非外伤性踝关节韧带损伤的核磁诊断,制定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影像诊断标准等。
4.消化亚专科开展项目有小肠CTE及MRE、肝脏特异对比剂MRI、直肠、肛管高分辨MRI、腹部肿瘤血管三维。
5.泌尿生殖亚专科开展项目包括乳腺MRI及功能成像、肾上腺小视野MRI,拟开展盆腔MRI-BOLD成像、肾上腺MRI功能成像等新技术。
6.影像技术亚专科现已成功开展胎儿MRI、MRI动态排粪造影、CT卒中一站式检查、负荷心肌灌注等诸多新技术。
放射科将继续秉承“多学科全面发展、亚专科重点突出”的理念,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发扬“团队合作、敬业奉献”的精神,为每一位病患提供优质、专业、个性化的服务,为我院和中国医学影像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