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内疫情发生以来,我院践行公立医院“国家队”的责任使命,闻令而动,在派出专家组巡查指导防控疫情的同时,派出支援吉林市重症救治医疗队、援吉林市ECMO救治小组、援长春市救治医疗队(方舱医院-会展中心)、援九台救治医疗队(吉林省结核病医院)、援公主岭救治医疗队(462医院)、吉林大学联合医疗队(吉林市中心医院)、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医疗队和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疗队8支团队,以及援珲春核酸检测队、援长春市核酸检测队共计1366名医疗队员。截至4月1日,经医患共同努力,3所方舱医院共有592名新冠感染者出院。
——方舱是一所特殊的医院,医疗队员是“特种兵”。
医疗队员是一名“医务兵”。医疗队员每日承担着医疗救治和生活管理两大任务,包括问诊、开药、核对核酸结果、双阴结果提交并走出院流程。
医疗队员是一名“勤务兵”。与此同时,还要负责发药、发餐、发生活物资,垃圾清理转运、地面环境消杀和心理疏导等等,每天都累得汗流浃背,疲惫不堪。
——携手共建成立临时党支部形成坚强的战斗堡垒。组织起来,团结就是力量。医患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一方面,医疗队党员组织起来,会展方舱39名党员和勇士路方舱9名党员成立两支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发挥临时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另一方面,患者看到医护人员既要治病救人,又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十分辛劳。5号方舱党员患者自发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把党员组织起来,形成合力和战斗力。
患者临时党支部从患者中招募志愿者,成立了方舱志愿服务队,辅助医务人员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医疗队员关注患者情绪安抚、心理疏导。
舱内患者情绪普遍焦虑,维持好病房秩序和安抚患者情绪,成为需要处理的难题。5号舱持有心理医师资格证的妇产科医生林杨,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对患者给予心理疏导,鼓励他:“在方舱里面也要认真读书,疫情终会过去,未来依旧可期。”
在舱内设置了儿童娱乐区;鼓励孩子们做手工,康复科医生带领孩子们做保健操等活动,让多姿多彩的舱内生活陪伴孩子们直到出舱。
——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就医学习两不误。
对于初中、高中及大学生,舱内设置学习区、复试区,在舱内实现停课不停学。医疗队在方舱内单独打造了一个封闭的区域,连接电脑,网络,准备了耳机等物品,满足研究生远程网络复试。
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骨科曲扬医生,兼任吉林大学761701班班主任,他关心着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鼓励同学们在疫情中学业不辍,勤勉自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