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银龙 报道)“既已许国,再难许家”。
麻醉科青年女医生潘晨宇,听到医院需要调配人员支援方舱医院时,主动报名强烈要求出征方舱。家里人得知后疑惑地问她:“你们麻醉医生不是在手术室外科医生做手术前打个麻醉针吗,新冠病人也不需要做手术,你们去干啥?家里还有年幼的孩子,你要是出问题,就完了。”
潘晨宇深知疫情面前,没有一位医护人员可以置身事外,她顾不上家人和孩子,奔赴抗击疫情的一线。进入方舱医院后,她与医疗队中来自呼吸、传染、胸外、神外等科室的医生一道,开始收病人,问病史,查体,看辅助检查,写病历,下诊断,开医嘱,等等。这些临床医生的基本功夫,潘晨宇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
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中有重症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很快就显出麻醉医生的特点来。身为麻醉科医生的潘晨宇最擅长的就是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和调控。因此,她主动承担起这些工作。
长春市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舱患者数量较庞大,年龄分布情况不一样。有很多小朋友是和家长一起来接受治疗,也有一些小朋友是自己。很多小朋友为了不给疫情防控工作带来麻烦,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懂事。平时只吃美味零食,很少吃饭的她们,现在也和大家一起乖乖吃起了盒饭,没有一句抱怨,但是很多小朋友到了晚上就会因为思念自己的家偷偷的哭泣。潘晨宇看见有的小朋友变得不爱说话,她想起了自己年幼的孩子,泪水不停的在眼里打转。她把小朋友聚在一起,拿出了自己从家出来时家人偷偷塞给她的零食,和小朋友们玩起来。
其实,方舱医院里面每一位医护人员对小朋友们都关爱有加。一位叫小美的小朋友过生日,可是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麻醉科的刘国梁医生和妇产科的林杨把其它小朋友都叫过来,给小美过生日。医护人员带着小朋友们一起唱生日歌,玩游戏。来自肾病内科的董长青了解到孩子们有不会的题,主动提出来教小朋友们写作业。小朋友们遇到不会的题也会问他,他都会耐心指导孩子们。在他的努力下,孩子们的脸上又出现了天真的笑容。
(刘国梁医生教小朋友作业)
(小朋友送给潘晨宇的手工作品)
目前,5号舱的孩子们在这些医护人员的带领下都成了好朋友,医护人员齐心协力,为孩子们准备了专门学习和娱乐的地方,孩子们相互打气,一起写作业,一起玩耍。孩子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潘晨宇,很多小朋友都会亲切的称呼医护人员“天使爸爸妈妈”。疫情面前,没有一个人可以置身事外,我们相信,疫情终会过去,孩子们终会回家与家人团聚。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