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不负重托,服从大局,听从指挥!”伴随着吉大二院核酸检测医疗队队员的铮铮誓言,在医院的上空回响,带着对支援任务必胜的信心与决心,3月1日吉大二院医疗队两小时内整装完毕驰援珲春。
麻醉科手术室教工党支部接到院里通知,第一时间召开支委会议并派出有抗疫经验的7名队员。这7名抗疫老将由党员3名,积极分子4名组成。充分彰显了“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的队员还在手术台上,接到通知,做好交接工作,直接奔赴出征现场,来不及准备物资,来不及收拾行囊,甚至来不及与家人告别,带着同事们忙前忙后准备的暖心物资,带着科室领导同事们一声声的叮嘱与鼓励,带着一声声珍重的道别,踏上奔赴前线的路。
抵达珲春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核酸检测队不分昼夜加班加点工作,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提供重要保障,迅速协助珲春市完成“社会清零”的抗疫任务。10天完成了珲春市全民核酸检测任务,共检测核酸样本30098管。
“鏖战辗转,誓死奋勇长缨。”接到新的任务,“战略部署”连夜转移长春。于3月11日凌晨三点钟抵达长春,经过简单休整,迅速完成驻扎建设,投入到新一轮战“疫”之中。
彼时,在吉林大学党委、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麻醉科手术室教工党支部牢记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指示,大力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深刻认识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峻性、紧迫性,支部书记潘振祥、护士长杨桂云第一时间组织召开动员会,大家积极响应号召,一百多名同志参与到守土抗疫过程中。科主任与护士长希望大家能力所及尽全力抗“疫”,在不同战场,共克时艰,春暖花开,平安凯旋!
从哈尔滨市到天津市,到珲春市,到长春市,我们吉大二院核酸检测医疗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百战不殆,如今守卫故土家园,更是责无旁贷!
手术室供应室7名战疫老将中有3名男队员:石洪岩、高希林、邹玉东。他们三个都是“双护”家庭,他们的妻子更加明白此次支援的意义,三个“双护”家庭均冲在最前线。报名参加此次医疗队,不是没有牵挂,而是责任使命。其中邹玉东同志的孩子尚未满月,收到通知后,妻子默默地准备好行囊,只说了句:“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我支持你!”。
7名队员中,王欣、侯磊、高希林是3名老党员了,她们有着多次战“疫”经验,永远最先报名冲到最前线,势将党旗飘扬在抗疫最前方!王欣同志更是在基地过了一生最为难忘的生日,收到了最美的祝福!
队长塔怀峰在第一时间向党支部递交了思想汇报,作为队里的“大姐姐”,主动负担起整个队伍衣食住行的安排。在繁杂的工作过程中,她腰部扭伤,经过简短休息,贴上膏药再次投入工作。家中母亲意外骨折需紧急手术,塔怀峰同志尚在前线不能赶回,麻醉科手术室党支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照顾协调,令其安心前线工作。
开展检测工作期间,手术室大部分队员被分配到了接样组,这是核酸检测工作开展的第一道关卡。大家严谨做好控消杀,开展对接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样品感染风险。接样组永远最早到达工作地点,接收来自各方的样本,消杀、扫箱码接收、清点、逐个扫管码、上架、派送、上报……各个环节不断更新、不断完善。队员武美丽更是第一个开展接收、消杀、查对样品等工作,她最多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就是不怕干危险工作的,势不辜负党组织的培养!”
经历了近四十天的连续作战,虽然经历着不透气、呼吸不畅、口干、视线模糊等情况,队员们却依然熟练地操作着,默契地配合着,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开展工作。他们为节省防护物资避免如厕不敢喝水、减少进食,连睡觉都要争分夺秒,但却始终干劲儿十足!
吉大二院麻醉科手术室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坚持科学防控、规范开展检测、加强自我防护,挥师守土,亮剑出征,一战到底,不胜不归!(麻醉科 侯磊)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