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雪 隋明醒 贾晓明 刘泽锋 包洪岩)疫情突发,我校本科教学全面开启线上教学模式。为了为学生提供贴近临床、贴近疫线的学习机会,学院统筹设计了“零距离 学无限 回归临床 奔赴前线——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实践教学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坚定学生们抗疫的必胜决心,培养学生们作为医者要有救死扶伤,心存大爱的家国情怀!3月25日至4月3日,一共组织了4期实践教学活动,通过直播的形式开展床旁教学、在线问诊以及多学科病例讨论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感官丰富、互动且有趣的教学活动体验,进一步了解了临床实际工作,抗疫前线的惊心动魄。
一、第一视角:心内科医生的一天
2022年3月25日心血管内科教学团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床旁带教的直播,通过临床医生的第一视角,带领大家走进最真实的临床日常工作中去。
由教研室教学秘书李扬雪老师、刘娇老师和孙维老师,分别带领大家进行在线临床交接班、典型冠心病患者的查房工作、急危重症的查房工作直播连线。整体安排内容丰富,意义非凡,把医学生素质教育有机地融入临床实习过程中,通过体格检查、病例分析等医疗过程,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的素质教育,从而学会做人做事、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团结协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床旁教学:如何接诊急诊孕产妇
3月25日下午,妇产科教研室组织了一次非常生动、直观的,主题为“如何接诊急诊孕产妇”的床旁教学活动。
在刘姝妍老师和隋明醒老师的分工合作下,刘姝妍老师依托线上直播,通过引入视频,结合思维导图、直播的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疫情当前妇产科急诊的工作状态,清晰展示如何接诊急诊孕产妇以及病史采集的要领。并实现了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助力学生与病房患者进行无障碍的、和谐融洽的交流,将课堂中所学的问诊技巧进行实践演练,巩固掌握并且加深记忆。
三、疫情重压之下儿科重症患者的转诊、接诊、救治闭环服务
2022年3月30日,儿科教学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次多学科的病历讨论,让同学们深入感受在疫情之下儿科为地方重患所做的努力,并加深对儿科特有疾病的了解。
由郭万旭老师以介绍地方重症来我院的诊治过程、相关风险,交接患者的流程等工作细节为切入点。随后由田昕老师对相关病例进行诊疗思路的梳理、强调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使同学们对该疾病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讲解病情预后时进一步引出川崎病成人冠脉病变的特点及治疗,并由心内科王金鹏老师进行详细讲解。活动设计思路清晰,学习目标明确。助力了同学们体会医生的职责与担当,让同学们领会到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正如最后高玉先老师所说,救治患者是我们医护的天职,前线有我们白衣执甲勇士们与病魔斗争,后方也有我们的医护在为大家的健康保驾护航,同学们要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四、肝胆相照,“疫”路向前——疫情下肝胆胰好发疾病讨论会
2022年3月30日肝胆胰外科教研室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病例谈论会,以首诊医师的视角带领同学们走入到肝胆胰外科的临床工作中。
刘泽锋老师结合疫情期间的临床病例情况,精心挑选了三种典型病例,引导同学们从疾病的诊断、疾病的检查、疾病的治疗以及疫情期间该疾病高发的原因等不同角度分析病情,使同学们将书本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临床病例相结合,教导同学如何使用辩证的临床思维去进行疾病的诊治,帮助同学们完成从医学生到临床医生的过渡,同时培养了同学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大家对战胜疫情的信心!
疫情进展给各行各业带来艰巨的挑战,疫情下的教育同样也面临挑战。“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学是以一种崭新的课堂形态应对疫情挑战,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创新,也让参与线上教学的师生不断领略线上教学、翻转课堂、零距离对话带来的魅力。学院将一如既往的秉承“博学慎思 精诚致远”的院训,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的在教学工作方面开拓进取,锐意创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