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从来不孤单,放心,我们都在!这是这段日子以来,领导和同事们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让我这个身在抗疫一线的小护士,感受到了来自医院的温暖,以及一份珍贵的安全感。以前总听前辈们说: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如今作为患者家属才有了更为深切的感触,也换一个角度,体会到了吉大二院如同大家长一样对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殷切关怀。——这是妇科护士郭兵在感谢信中的深情感怀。
事情还要从4月6日的一条微信说起。
作为一名驰援过通化、哈尔滨、天津的“抗疫老兵”,郭兵克服“小家”困难,义无反顾的再次请战,又一次站在了新冠患者的身边,站在了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最前线。3月1日随核酸检测队来到珲春,3月7日又转到延吉增援。
一天,拖着夜班的疲劳,郭兵刚进入梦乡,一阵手机嗡嗡的振动声惊醒了她,她边微微睁开眼,边摸索手机。一条同事的微信让她瞬间清醒:“我在急诊室看到你爸了,伤得不轻啊,好像得手术……”
郭兵的脑子嗡地一下,不知过了多久,她回过神来,拨通了爱人的电话,得知爸爸摔伤后,辗转来到吉大二院救治。
郭兵知道,家里人瞒着她,是怕影响她工作,她焦急地拨通了领队吴敏飞副院长的电话,吴院长当即指示创伤科主任吴丹凯召集矫健航、高峰等骨科专家为郭兵爸爸会诊,制定手术和后续治疗方案。
身处“抗疫”一线,郭兵深知自己的责任有多重;可作为女儿,她的内心也牵挂着爸爸。小郭的情绪波动,没有逃过领导的眼睛。延边护理小组领队崔丹副主任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将事情上报至护理部程远娟主任和殷艳玲副院长,“放心,我们都在!”领导在电话和微信里满含着关切。
在过渡病房等候手术期间,郭兵在爱人的微信里,看到了程远娟主任、郭新荣副主任、郑爽护士长的身影。
“今天,几位领导又来看望我们了,询问我们还需要什么尽管说。”
“今天,程远娟主任来到病房了,和咱爸聊了一会,咱爸特别感动。”
听到家人满意的反馈,郭兵心安了。
郭兵说,“那几天,领导和同事们每一句亲切的叮嘱和问候,都是我在艰难时刻最温暖的依靠。”初春的气温,凉得让人身上打颤。但是郭兵的心里却很暖。当程远娟主任问郭兵,是否需要提前回长春照顾爸爸时,郭兵说,不,我的任务还没完成,我要坚守到最后。
14日,好消息传来,在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郭兵的父亲手术非常成功,身体情况也逐步趋于稳定。
郭兵在感谢信中说,“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患者家属。2022年的这个春天,对于我家来说,充满了太多的困难,是院领导及妇科许天敏主任、张春苗护士长、创伤外科李长亮医生、创伤外科张妍护士长护理姐妹们的支持关心,给与了我莫大的温暖,让我和我的家庭能够在这个乍暖还寒的春天度过难关。在此我代表家人,向领导和同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也请大家放心,我一定坚守岗位,守好抗疫第一线,把大家给与我的关怀传递给更多人!”
吴敏飞副院长谈及此事时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位医疗队员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背后,都离不开家人的理解、支持。如果说医护人员是前方的战士,那医护人员家属就是幕后的英雄。医院是医护人员的“娘家人”,一定会积极帮助大家解决困难和问题,共同守护好后方家园,成为驰援抗疫一线队员们最坚强的后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