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突袭吉林,第四十六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殷艳玲临危受命,带领这样一支特殊的感控专家团队,一省多地,火线穿梭在珲春、延吉、吉林、长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红区内外,进行感控一线巡查,侦察预警,排雷扑火。
慎终如始,勇当战役“排雷先锋”
不畏风险、肩负使命、努力工作。巡查组专家连续奋战,24小时待命,随时处理各种院感事件,坚持每天深入定点医院、方舱医院和黄码医院,督导感控工作。
3月6日至今40个日日夜夜,巡查组专家先后到达延吉、珲春、吉林、长春四地抗疫,深入省内51家医疗机构,其中35所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深入红区内外,认真查看布局流程,指导医院感控工作,排查污染区与半污染区感控风险点。为使感染管理更加规范,人员行为更加标准,工作流程更加合理,将感控风险降到最低,专家组不敢有一丝懈怠,从头为定点医院及方舱医院梳理漏洞,排查隐患,提出整改建议。针对现场督导问题,形成工作日报和督办清单,累计反馈各项问题536条,提出整改建议527条,并建立问题台账,跟踪督导整改,排除463条风险点,巡查专家现场录制标准化操作视频,供一线使用,专家每到一处,便是一场专题培训,为疫情防控筑起了防火墙,织密了防火网。
在珲春方舱医院、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公主岭462医院等六家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投入使用之前,殷艳玲副院长带领专家组成员积极参与改造设计工作,实地踏查医院分区布局,帮助科学设计工作区域,划分“三区两通道”,合理规划院内人流、物流流线,通过事前的预防谋划,防范和化解了重大的感控风险,消除了多处安全隐患,为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顺利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驻舱感控专家一行由我院感染控制部姜葳带队,最早进驻珲春方舱指导工作,坚守12个日夜,接到省卫健委紧急调岗通知,历经五个小时负压转运车,转战吉林市第四、第五方舱,到达吉林后,坚持驻舱值守,对驻点医院的感控工作进行全面的指导和督导,实时排查感控风险,第一时间督办解决,强化队员现场培训,做到持续培训再教育,最大限度保障了队员安全。
倾情相授,提升一线队员感控能力
大规模的聚集性疫情使省内医疗资源持续吃紧,来自各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纷纷奔赴抗疫一线,时间紧,任务急,队员能力参差不齐,开展全员感控与防护技能培训刻不容缓。
在医疗救治和感染防控的双重压力下,感控组专家迎难而上,克服阻力,迅速为全省组建优质培训师资团队,扛起培训大旗。
专家组连续奋战,夜以继日,结束白天在各家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的巡查工作后,晚上回到驻地梳理问题点,根据检查发现问题结合一线工作需要,针对性地制定培训计划,利用多种线上途径持续开展培训。针对方舱医院、定点医院主管院领导、院感、医务、护理相关负责人进行感染管理培训;梳理一线基层工作人员过程中暴露出的感控问题及工作中的误区,开展系列培训,并录制标准操作视频,全员下发;针对方舱医院改造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面向建筑设计方开展建筑规范与医疗流程融合的相关培训。累计开展10期远程和线上培训课程,上线人数高达3万人,内容涵盖感染管理、风险排查、师资培训、组织架构、防护技能、流程预案、工作误区等多方面内容。为扩大培训覆盖面,提升培训效果,课程全程录像,全省分享,成为了一线队员手中爱不释手的珍贵学习资料。
同时,专家组建立吉林省院感防控交流群、吉林省新冠收治医院培训师资群、院感风险排查群与一线人员保持线上密切联系,24小时全程在线,随时答疑解惑,无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队员提出疑问,专家组第一时间为其解惑。
有效提升了全省定点医院及方舱医院的感染管理能力,规范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感控知识与防护技能,夯实了我省疫情防控基础能力。
建章立制,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我省本轮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其传播具有点多面广数量大,且传播速度极快的特点。在应收尽收原则指导下,省内紧急启动多个定点医院和方舱医院。此时,建立适合我省定点医院与方舱医院的工作制度、规范、流程、预案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压舱石。
秉承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理念,殷艳玲副院长带领专家团队争分夺秒,不眠不休,潜心钻研,快速出台了《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方舱医院指导手册(吉林版)》、《吉林省新冠病毒感染者解除隔离管理及出院管理流程》及工作流程17项,为患者的救治和一线医护人员保驾护航提供了第一手的参考资料。
经过一个月的实战,专家目前利用巡查之余不断总结宝贵经验,正在编写《吉林省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手册》和《吉林省方舱医院医疗管理规范》地方标准,留下一份可复制的抗疫经验。
疫情防控制度化、布局流程标准化、个人防护规范化、感控环节精细化和感控督查常态化已经成为这支战疫场上的预警侦察连,排雷灭火队的工作作风。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感控人慎终如始,竭尽所能,用执着和坚守,诠释使命与担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