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新冠病毒疫情突袭长春大地,让整个城市突然间安静下来。有这么一群人,一声令下,他们逆行出征,身披白甲,用铁血医魂为百姓构筑了一道坚实防线。在此期间,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输血科全体医护人员,他们践行着“输血人”的使命和担当,化作抗疫的勇士,用行动保护着城市的生命通道。
抗疫号角吹响,输血科全体医护人员迅速反应,输血科主任黄文君第一时间部署抗疫期间的工作,明确人员分工、落实岗位责任、做好安全防护。统筹兼顾、不分昼夜地深入到科室的各项工作当中,查找问题,防范漏点,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科室的人员安全。同时凝聚科室的抗疫合力,关注科室人员的思想动态,解决同事们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难题。
疫情之下,吉林省血液供应极为紧张,黄文君主任在了解情况后,积动与血站进行沟通协调,先后从河南省、梅河口市、鞍山市、大连市、成都市、德阳市紧急调配红细胞悬浮液、冰冻血浆等血液成分,保证临床急危重症患者的用血供给,为输血科工作正常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湖四海的“热血”驰援吉林)
为落实医院统筹部署,输血科全员迎难而上,在科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仍派出一名党员吴天鸽同志参加核酸采集医疗队,目前仍坚守在核酸采样一线,积极服从医院安排,不分昼夜,闻令而动。 为了配合我市的清“阳”行动,驻守在科室的五名同志已经连续在院工作半个月,田稳同志作为科室年资最长的老师,在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主动负责了科室驻守人员后勤工作,为输血科工作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张娜,马琳,杨心淼同志积极配合进行血液入库和发放等主要工作并承担了科室夜班,护理员杨俊秋主动承担科室的每日消杀工作。
(图为吴天鸽在采集核酸)
(图为有序而繁忙的科室工作)
随着急危重症患者的增加,也大大增加了输血科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频率:“患者消化道出血急需输血、患者前置胎盘急需输血……”每天电话不断,周而复始……输血科的同事24小时紧张的忙碌着——与各个科室申请医生不停的沟通、确认如何把紧缺的血液合理安排,让急诊创伤大失血的患者维持生命体征、让白血病的患者能延续他们的生命、挽救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生命……
自3月15日至今,输血科共发红细胞悬浮液 2467.5单位,冰冻血浆213670ml,血小板173U,冷沉淀1053.5U。为了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每一次急诊用血,每一次手术备血,输血科的医务工作者不辞辛劳,始终服务在先,冲锋在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抗疫新冠肺炎战争中,输血科全体人员众志成城、毫不懈怠,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彰显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输血人”的风采和担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