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宝宇 王彬至 高尚 许瀛月 包洪岩 报道)疫情突发,我校本科教学全面开启线上教学模式。为了为学生提供贴近临床、贴近“疫”线的学习机会,学院统筹设计了“零距离 学无限 回归临床 奔赴前线——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实践教学系列活动”,致力于通过开展形式丰富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坚定学生们抗疫的必胜决心,培养学生们作为医者要有救死扶伤,心存大爱的家国情怀!4月4日至4月5日集中安排了2天4场知识相对科普,普适于各年级学生教学实践活动,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吴敏飞在活动中表达了对学生们的殷切希望与谆谆教诲,学院部分教师也通过线上的形式共同参与、交流,活动由教学部包洪岩主任主持。
一、疫情期间的皮肤保护
皮肤与性病教研室的夏建新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冠状病毒疫情下的皮肤管理”的互动教学活动。
夏建新老师充分利用了线上教学工具,鼓励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在一问一答的轻松氛围中回顾了皮肤病学的基础知识。随后,就疫情期间不同人群包括居家隔离人员、医务人员、患者等面临的皮肤问题进行了一一的介绍与讲解。并重点就手部清洁、脸部清洁、皮肤病的护理等方面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叮嘱同学们隔离期间一定要注意规律生活,可以有效避免很多皮肤问题。
二、热爱生活 热EYE世界
角膜屈光科副主任张妍教授为大家带来了《热爱生活 热EYE视界》的分享。
张妍老师首先与同学们们分享了眼科的各位老师在抗疫一线的情况,说到动情之处,潸然泪下。随后,通过眼睛的高清3D成像、近视及其治疗的内容、自检眼睛急症、如何缓解眼干、眼红、眼疲劳等四个与学生当下生活状态和需求息息相关的问题进行分享和交流。叮嘱同学们在认真的参与在线课程的同时,同样要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护,并就学生和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为大家呈现一场别开生面的在线问诊。
三、3D金属打印技术在骨科的应用
骨科中心赵昕老师、王晓楠老师以及雒文彬老师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学习交流会——3D金属打印在骨科中的应用,对其进行了全流程、全方位的展示和介绍。
赵昕老师团队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介绍3D打印在骨科中的应用。首先由赵昕老师向同学们讲授了3D打印的重要意义,从个体化定制关节整个流程到3D打印机,让同学们体会到我院教师对医教研工作以及相关学科交叉探索的高度重视。王晓楠老师结合典型的临床案例,以实例为同学们展示了3D打印金属骨关节给骨科患者带来的好处,并由雒文彬老师通过实际3D打印出来的骨关节向我们介绍3D打印的优势。疫情无情,但吉大二院老师的心是挚诚的。如此条件之下,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教师们仍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践教学在线互动学堂为平台,以多种方式为同学们带来新知。
四、师生一心,共度难关——测一测你的焦虑值
最后一场,由神经内科的南善姬老师向同学们进行了“师生一心,共度难关——测一测你的焦虑值”专题分享。南老师依托学科优势,用温柔、细致的语言引导同学们正确看待自己的情绪问题,并通过各种方式舒缓、排解方式,鼓励同学们始终保持阳光向上和积极乐观的心态。
南老师首先带领同学们一起做了焦虑自评量表,结合同学们目前封寝隔离的情况耐心细致的为学生们讲解20个条目以及分值的计算。明确焦虑是一种弥漫性的,模糊的紧张感,是对未知的内在的模糊的威胁的一种回应。在疫情期间,学生们会有对未来的不确定,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但是南老师用自身为例告诉同学们,适当的焦虑可以转化为动力。老师们把焦虑化作在一线、在急诊努力工作奋战的能量,无惧艰难困阻,与疫情疾病斗争。鼓励同学们也要听从学校、学院安排,认真学习,心怀希望,因为今天的学生在未来也将是老师们并肩作战的可靠伙伴。
学院各教研室在此特殊时期,为同学们呈现的多形式、多主题的实践教学互动,开拓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增加了学生们在线学习的兴趣,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多获取学习内容的渠道。同学们也纷纷表示,期待在疫情解控以后再与各位老师在长春的春天相遇,感受春回大地的温暖,并能够有机会当面向老师请教问题。同时叮嘱各位老师们在严峻的疫情面前保护好自己,并对老师们表达了深切的感恩知情。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二院全体教师和同学们必将齐心协力,不畏困难和险阻,勇往直前,共迎春回大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