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春天对长春来说注定难忘,狡猾的新冠变异株对春城百姓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战疫”,那么医院里的发热门诊无疑使组织战火蔓延的重要防线,而坚守在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就是这场“战疫”的特种部队。
守护人潮中的每一个你
每日发热门诊除了要接收具有十大新冠症状的患者,还要承担来自全国各地中高风险地区来长、返长、入境人员、隔离人员的排查留观工作,接诊人员年龄上至90岁耄耋,下至还不满月的新生儿,有孕妇、颅脑外伤、呼衰、急腹症等等。有些患者还伴随基础疾病,焦虑、烦躁、惶恐是就诊人员来发热门诊的常态。因此,对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要求极高,我们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院里先后从各科室抽调医护人员,大家“取长补短”合理搭配排班,保证不同年龄段、不同疫情的患者,出现任何问题,都能第一时间解决。我们在做好救治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接诊人员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
为了尽可能减少患者不安情绪,更好的方便就诊,还将人文关怀落实落细,落实到患者的心上,小到为患者提供一次性水杯,热水,手机充电器,一次性N95口罩,细到候诊区随处可见的标识指引、温馨提示、就诊流程,确保患者在发热门诊就诊期间不用东奔西跑,就诊、采血、检查、取报告都能在发热门诊内闭环解决。随着天气冷热变换,室外的等候区还增加了地暖取暖,使每一位就诊患者都能感受到温暖。
4月2日上午,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小患者11岁因“发热、呕吐”,被120送至发热门诊就诊,因患儿独自就诊,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注,当得知其父母都是确诊病例,孩子是密接,这引起了当班医护的高度重视,医护人员和其父母第一时间取得联系,告知家长孩子的情况,请他们放心,在等候核酸结果时,时间已到中午,医护人员又免费给孩子送去一份盒饭,担心孩子因为呕吐不舒服,又请接班医生从驻地带来了自己的面包,牛奶,水果和零食。
问我千遍也不倦,我的回答如初见
“你好,请问你怎么了?”“发热几天了?最近体温多少度?”“请您与前面的人保持一米距离,请您戴好口罩。”仅3月15日,单日就诊量就高达120人次,同样的话我们说过了无数次,简单的动作,我们重复了上千次,一天下来大家都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时间,医护人员经常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长达9个小时,尽可能延长工作时间,大家承受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压力。等脱下防护服时,面颊被口罩勒出血痕,双手因汗水长时间浸泡后发白,汗水早已打湿了洗手衣。二院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诠释了医者仁心和大爱无疆。
恪尽职守,我们全力以赴
为了更好地应对新冠疫情,减少非战斗性损失,从3月10日开始,发热门诊筛出第一位阳性患者后,医院依据相关管理要求,对发热门诊全体医护人员落实严格闭环管理。大家舍小家为大家,克服困难,所有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驻地要求,大家深知抗疫工作是团队协同作战,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做细做实、严格遵守防疫要求,守住了发热门诊所有医护工作者“零感染”。
董春玲、马莉带队奋战多日,从人员管理、物资调配、流程完善、预案调整到处理各种突发紧急情况发生,手机24小时随时在线,睡眠严重不足,一日三餐更是没有准点。
以心为灯,为生命奔跑,在疫情防控、救治病人的高风险岗位上,发热门诊的医护工作者用自己的专业和热情,像哨兵一样严防死守。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以疫情防控为主体,始终在奋战在一线,用执着与无畏,为患者撑起一片晴朗的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