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佳节气氛刚刚褪去,让人不曾想到随着严冬冰雪消融的居然是我省最大规模的疫情的到来。我院积极响应各级政府号召,与兄弟医院及前来支援的远方医疗力量一起,果断迅速投入到新冠疫情阻击战中。
2022年1月10日,老年病科张瑜护士长在得到组织的批准后,积极赶往天津支援,在支援天津的26天,出色完成组织上的任务,返回工作岗位。3月1日,在回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护士长带领科室的骨干护士全永翠,简单地收拾行囊,还未来得及与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告别,就再次冲向“前线”,去往珲春。抵达“战场”后,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和同事们团结协作,10天完成了珲春市全员核酸检测,共检测30098管核酸样本。3月11日凌晨抵达长春,继续检测核酸样本,至3月22日,累计检测77645管核酸样本。3月23日接到上级安排,去往吉林市中心医院救治重症患者。科室护士在受到护士长的熏陶下,先后有15名骨干护士也积极地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2022年3月,根据吉林大学疫情指挥部工作安排,我院组建了一支由医、护、技、药人员组成的吉林大学核酸采集工作医疗队。我们科第一时间派出多名医生和护士加入,与校医院一起共担校园防疫大任。此后的三十多天里,吉大校园内遍布了医疗队员匆匆的足迹和忙碌的身影。无论是中心校区一天1.5多万人次的高负荷核酸采集工作,还是晚上突然收到的临时紧急采集任务,大家都闻令而动、勇往直前。随着疫情不断严峻,我们科有几名医生和护士因工作需要转战至其他岗位;虽然科室人手紧缺,但我们科仍安排芦珊和刘娟两位医生坚守在核酸采集队。不久前,一封来自吉林大学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感谢慰问信在医疗队的队员们之间广为传颂。在学校慰问信的感召下,我院支援吉林大学核酸采集队的队员们都倍感振奋,倍受鼓舞。芦珊和刘娟医生均表示,不管困难多大,不管任务多么繁重,都会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认真的工作态度投入到后续的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为吉大学子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在发热门诊工作的张艳华医生、刘睿医生、刘惠护士及顾岩护士,她们是医务工作者、是战士,但也是女儿、也是母亲,她们惜别患病年迈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于2022年3月10日进入闭环工作。在发热门诊董春玲主任24小时坐诊的领导下,我科与其他兄弟科室一起并肩战斗在我院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挥院感哨点及第一道关卡作用。为符合防疫要求,发热门诊医生执行五班轮值,有时上班披星戴月,有时晨曦初露,但她们都严阵以待,在值班过程中第一时间发现阳性病例、疑似病例,积极参与转运至隔离点或相应收治医院。在长春市疫情最关键的时刻,其他医院发热门诊停诊的状况下,我院发热门诊日接诊120人次,刘睿医生5个小时接诊50人次。疫情期间也有许多急危重症患者,发热门诊在筛查新冠病毒的同时,我科医生积极完成抢救及会诊工作,叶宁医生曾接诊过主动脉夹层、肾破裂、股骨颈骨折、眼球外伤、食物中毒、90岁心梗后心衰、于发热门诊发生大出血的先兆流产患者等等。在接诊过程中,护士姐妹紧密配合,秉承敬畏生命、生命至上、时间就是生命的原则,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联系会诊、转运,不遗余力,患者都平安于发热门诊完成我院筛查工作分诊至相关科室。
肆虐的新冠病毒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也冲击着我们的医疗系统。4月初,当我院肾病内科需要支援时,我科55岁的关志敏医生和刚从发热门诊轮岗出来的刘睿医生支援肾病内科。这不仅是医院的兄弟科室间的情谊,更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希望患者们如期康复出院。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