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到底|记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方舱护理八组
  • 发布时间:2022-04-28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3月15日,吉大二院129名医护人员火速集结,目的地: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方舱。队员们带着院领导的殷切嘱托,同事们的信任,家乡父老的期待,还有战疫到底的决心,逆向前进!

方舱内护理工作在护理领队李秋菊护士长带领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截至目前(4月25日11时),累计出院患者1712人,在院403人。

护理八组是一支有凝聚力、创造力、高效的团队!团队当中的10人分别来自我院骨科、眼科、神经内科、妇产科、耳鼻喉科、手外科,及一位来自安贞医院的队员。可以说这是一支“MDT”多学科护理团队,基本涵盖了方舱内患者疾病谱,所以每一次进舱,这个小组的队员们都特别有底气、有信心去完成当班的工作。

杨利丽,作为护理组长,有着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组内成员来自不同科室,大家互相还不太熟悉,据此杨利丽深入了解了每位队员的情况后,继续发挥队员原岗位工作优势,每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内容杨利丽都会亲自踏查,理顺工作流程,使团队的护理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每次她都是第一个进舱,最后一个出舱。她善于沟通,经常深入患者中,了解患者的需要,倾听患者的心声,在整个医疗队中负责护理宣传工作,在与患者沟通中她挖掘出了“40年前救命恩,方舱内做志愿者”的故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和广泛的关注!

连丽丽是组里年纪最长的姐姐,来自我院神经内科,是一名党员,在工作中一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连丽丽特别爱笑,她的笑声很有感染力,舱里的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只要她在岗,就会有小朋友一直跟在她身边!有一天一个小朋友特意为她花了一幅画,对她说:“护士阿姨,我看不清你的样子,但在我心中,白衣天使就是长成这样子的!”连丽丽患有贫血,血红蛋白一度降为85g/L,即便如此,她也一直坚持在岗位上,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对工作有所松懈。

1.png

许冰晶是护理八组的副组长,来自眼眶科,在组里一直承担办公室护士工作,她工作认真严谨,任劳任怨,每次入舱后就一直守在电脑前,办理入院、出院、执行各类医嘱。由于天气逐渐变暖,护目镜内的雾气严重影响她的视线,她每次都是斜着视线看着电脑处理医嘱,一个班次下来,眼睛难受的厉害。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患有甲减,胆囊摘出术后,心脏不好,体弱易感冒,一直口服优甲乐、丹参丸,一直吃中药调理身体。因为昼夜调班,服药和休息时间不定,工作期间经常浑身疼痛,浮肿并心律不齐,上班前必须口服速效救心丸。就是靠着一股子拼劲和战疫到底,战疫必胜的决心一直坚持着。

2.png

王美艳,来自眼底病科,在组里承担药品护士工作,即是一位大白,也是一位美丽的军嫂。面对“新冠疫情”凶猛来袭,她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冲上抗疫前线,自己独立支撑整个家庭。但听说方舱医院急需医务人员,她也主动请战,把上小学的女儿托付给老妈,时刻准备为家乡抗击疫情尽微薄之力。她说:“我和我丈夫虽然工作岗位不同,但拥有着相同的信念。丈夫身为军人有他的责任感、使命感,而我作为护士,更应该冲在前,作为军属,更不能扯后腿,疫情当前,我绝不能后退。”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军嫂”,敬业的“白衣天使”,可爱的“大白”。一个家庭,夫妻俩人,一人坚守国门,一人抗击疫情,双方各自负肩使命,守护家与国。姑娘问的最多的是:“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们!”听到孩子的童言童语,每次她都会泪流满面,但没有任何犹豫埋怨,只有责任与担当。在方舱内,王美艳在完成防疫工作的同时,也总是默默地帮助患者做些琐事,不时用自己爽朗的笑声感染他们,为患者加油鼓气。在舱外,她总是耐心倾听同事的心声,不时地给予宽慰,不愧为团队里的知心姐姐。她坚信:“光能照进黑暗,爱付出越多,这场战疫就会结束越快。” 

 

3.png


刘宇,来自眼眶科,是组里责护组长,刘宇护理操作技术过硬,每一次遇到需要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时她都会抢先去做,并且都是一次成功!记得有一对患者母女都在刘宇负责的网格内,老人70多岁,因为对新冠的恐惧、对环境的陌生,入舱以来睡不好、吃不好,继而出现心脏不舒服、头晕、无力的情况,刘宇得知后将此情况及时告知值班医生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并将老人安排在离护理站最近且相对安静的床位上,以便能随时观察老人的病情变化和心态变化。工作闲暇之余,刘宇为老人讲解感染奥密克戎病毒后的症状和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来缓解老人的紧张情绪,在刘宇的劝慰与家属的共同照料下,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4.png

申相宜,来自眼底病科,组里承担责任护士工作。有一次大巴车上聊天时了解到,由于工作过于投入,她甚至有时忘记了留在家里的不会用手机订菜的年迈父母,直到有一天出舱回来,看到妈妈微信留言说家里除了大米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让她在休息时帮她们在小区群里抢点菜。那一刻她控制不住的哭了好久!她说:对父母,我有愧…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疫情当前我义不容辞!她在日记中写道:再次出舱时已是深夜,若大的会展中心在黑夜里灯火通明,像是这个城市的曙光,有曙光就有希望,愿我们都能早日平安回家和父母亲人团聚!

5.png

陈禹含,来自我院分娩室,在组里负责患者出舱工作,作为一名助产士,她对于孕产妇的特殊体质非常了解,舱里有一名孕产妇,妊娠反应严重,治疗期间,没有胃口,情绪低落,非常不利于自身恢复和胎儿的成长,得知产妇情况后,陈禹含积极与产妇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她将自己仅有的水果带入舱里给这名孕产妇,使这名孕产妇感受到温暖,改善了心情,也提高了食欲,经过几天调整,这名孕产妇的妊娠反应明显缓解,出舱前说:“等我生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去你们吉大二院,因为吉大二院值得信任”。

6.png

连丽,组内责任护士工作,来自我院手外科。来到方舱医院,连丽发现患者除了需要医护工作者的治疗和护理外,更需要的是关怀和体贴。有一天,她所负责的一位阿姨血压升高到190/110,需持续静滴降压药时刻监护观察,于是,她便坐到她旁边陪她聊天来缓解她的紧张情绪,通过聊天得知这位阿姨是我们本院一位正在一线抗疫的女同事的母亲。当连丽的心被触动了,她想尽她最大的能力,像女儿照顾妈妈一样给她亲人般的呵护。连丽协助“母亲”吃饭,喝水,帮她更换纸尿,穿好衣裤。阿姨一度感动到落泪,连丽说看到阿姨病情逐渐稳定,再苦再累付出都值得。

7.png

邢征,感控督导护士,来自我院耳鼻喉科。她的工作相当于整个护理小组的“感控守护者”,进舱之前,她认真的监督每一位医护人员防护是否到位;在舱内,她时刻关注队员们防护服、面屏等是否出现漏洞;出舱时她会盯着每一位队员避免出现污染自身的情况。每次脱完防护服,她都会认真擦拭物表和地面为每位队员保驾护航。

8.png

丘岩,来自长春安宁精神康复医院,是组内最小的成员,25岁,最初来到方舱是护理一名精神障碍的患者,后来那名患者病情逐渐稳定出舱后,丘岩跟随安宁医院的队伍一起留下来战疫到底。由于丘岩是男同志,体力较好,他主动要求承担逆行者工作收拾脱衣间医疗垃圾的工作,这项工作很辛苦,但他说能为方舱医院、为社会做些贡献,真的很开心,很值得。

9.png

这一护理组的10人,多数人不知道对方的样子,每天工作时,靠分辨声音一起工作,靠防护服上的名字来认清对方,大家互相调侃:疫情结束后,回到二院工作岗位上,如果再次相见时,会不会认出对方!当然会!到现在为止,38天的默契配合,38天的互相鼓励,38天的真诚相守,都会是我们见面相认的证据!我们坚信一定会胜利,我们在这里战疫到底!

10.png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