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放疗科闻令而动,抽调力量陆续支援核酸采集检测、方舱医院救治。
支援吉林大学核酸采集
“各位入选队员,二十分钟后集合。”伴随工作群里的指令,3月15日,放疗科第一批支援吉林大学核酸采集队伍的医生于多、王舒、丁宇霜和物理师毛铁铸、路双臣、王春宇整装待发。闻风而动脚步匆匆,疫情就是无声的命令,临行前科室主任王铁君、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贾晓晶、副主任郭杰对队员们进行了出发前饯别,叮嘱队员们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要保证自身安全。队员们在大雪中挥手告别前来送别的科室同事,怀揣责任感与使命感迅速投入战斗。
面临学生公寓上门采样量大、人手不足等困难,队员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于多和王舒更是发明出许多上门采样小工具,提高了小组的采样效率。后来又派出了医生任晓俊参与支援工作。
3月27日晚,路双臣、于多、任晓俊接到临时通知,学校核酸采集队采取闭环管理方式,要求紧急集合,入住南岭校区学生公寓。三名队员收到通知后马上行动,面对在院患者多的情况,放疗科顶住人手不足的压力,积极配合医院工作,党支部书记贾晓晶临行前叮嘱三位党员同志,一定圆满完成任务,科室工作交给在家的同事。王铁君主任几次致电关心三位同事,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一定保护好自己。三人在吉林大学核酸采集队肯吃苦、不怕累,出色地完成每日核酸采集任务。
支援方舱医院医疗救治
3月21日,放疗科接到支援方舱任务。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杨艳明医生首当其冲加入支援队伍,赴公主岭462医院参与组建方舱医院。在入驻当天,杨艳明已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感染了,也要在舱内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工作。在方舱里面对患者突发晕厥,他尽显一个共产党员的旗帜风范,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积极救助。面对新组方舱医院设备不完善的情况,杨艳明医生积极参与筹建,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帮助队友,在物资有限的情况下,将自己所带不多的物资分享给需要的同事。
3月24日,王红勇医生加入吉林大学勇士路方舱医院医疗队。坚守着一名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冲锋在前。在进入方舱医院后,第一时间投入到紧张的临床工作中。热情周到地解答患者的各种咨询,同时对患者做好心理疏导,使其树立起抗击病魔的信心。同时关心周围同事,配合管控护士做好防护工作。
此外,在支援社区核酸工作中还派出杨一、张俊二位医生,面对红区上门采集工作,两位医生克服困难圆满完成任务。
护理团队展风采
自3月1日起,放疗科护理团队便相继派出护士长韩今华、副护士长边丽、护士勾岩、李洪颖、王航、葛莹、陈雯雯、韩雪、赵丹榕、罗京、王京京、许艳辉、温悦、孙欣、刘莹莹、赵朦朦支援核酸采集及医疗救治团队。护理团队不断转战,从珲春到社区,从社区到收治重症患者的省医院,还有长春市最远的公主岭方舱医院,护理姐妹们不畏辛苦,哪里需要她们便义无反顾地奔赴。葛莹、陈雯雯、罗京等人更是完成一项支援任务后,迅速转身投入新的战斗。队伍里有自武汉爆发疫情便冲锋陷阵的老队员,也有第一次参加支援任务的新队员,在每次出任务前,韩今华护士长都仔细叮嘱各位队员注意事项,关心大家生活上是否存在困难并尽力解决。
守望相助,面对困难团结一心,点亮抗击疫情的丝丝烛火,汇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放疗科在这场抗疫狙击战中贡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即使面对困难也绝对不后退。一个个平凡又普通的人,虽不是英雄,但只要有人需要,便会选择把危险挡在身前。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