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分享,帮助学生解答学习和生活中的疑惑,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坚守教育初心,将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五一期间学院教学部、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学生工作办公室共同策划开设了“疫”点访谈、育人育心、共克时艰、守望相助——第二医院育人思政系列活动。活动对象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逐批与学院抗击疫情的各医疗队进行深入访谈。5月1日,举行了第二场活动,对话来自第二医院多个专业老师组成的吉林省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巡诊团队。
本次活动的访谈老师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捷主任、妇产科许天敏主任、儿科张思瑾副主任、心血管内科张基昌老师、胃肠外科孙鹏达老师、检验科滕春燕老师,以及放射线科韩庆贺老师。同时参会的还有于静副书记,吴敏飞副院长,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陈野主任,教学部包洪岩主任,学生工作办公室刘晓贺主任,以及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马颖副主任。参与本次活动的学生代表团队包括2020级本科生、2021级外科学、骨科学专业研究生。各年级同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纷纷踊跃参与。
本次活动由2020级五年制本科生赵静怡,2021级骨科学硕士研究生石传楷担任主持人,主要环节包括医疗队介绍、学生代表介绍、提问环节、讨论环节和最后总结。
会议初始,张捷老师为我们讲述了吉林省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巡诊专家组的具体工作。在2022年3月13日,吉林市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应吉林省卫健委要求,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抽调多个学科的精干力量,组建吉林省新冠疫情医疗救治巡诊专家组,火速集结,即刻出发赶赴江城吉林市。医疗队走遍吉林市所有的方舱医院。进行重型和危重型病人的筛选排查,对重点病人进行会诊,并参加定点医院早交班和疑难重症的会诊。张捷老师表示,我们的团队紧急奔赴前线,坚持生命至上,教学、培训三线并行,是一个专业且温暖的医疗救治巡诊团队。
医疗团队及前线工作内容介绍完毕后,来自20级的两位本科生学生代表分别向大家分享了疫情之下的寝室隔离生活、暖心小故事以及自己的触动。
张兆辰同学从学习日常、寝室生活以及自己的心态变化等方面向各位老师、同学们介绍了20级本科生的情况,讲述了从疫情初期到现在自己的心态变化,以及自己从前线故事里收获的感动与鼓舞,充分体现了本科生同学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的生活态度。随后,王舒一同学向全体师生分享了作为“学伴”志愿者辅导前线医务工作者子女学业的志愿经历,讲述了前线医务工作背后不为人知的暖心故事,表达了对所有逆行者的敬意,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展望。参会嘉宾及老师们对同学们的分享给予了肯定与鼓励。
提问环节中,高宇轩、杨庆宇、郭美辰、吕美霖、张艺鹤、周子钰、冯申奥同学向老师们进行了提问,问题主要集中于老师们在一线抗疫时的情况及需要面对的困难。各位老师也耐心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呼吁同学们要有人文情怀,在未来成为心中有大爱的医生。
最后是师生讨论环节。同学们依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老师和同学们分别就相应的话题畅所欲言,分享经验和感悟。王艺桥、隋鹏飞、陈勤伟同学依次分享了各自的话题,话题主要围绕疫情中学习、科研与工作的平衡,压力和情绪如何调节等方面。在讨论中,老师们倾囊相授,解答同学们的疑惑,传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
随着所有同学和老师的发言结束,本次访谈活动也接近尾声。会议最后,主持人邀请了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迟宝荣教授对本次访谈活动进行了总结。迟老师对本次活动的开展、师生的精心准备以及所有人的共同参与给予了充分肯定。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他感受到了前线坚守的一线老师崇高的职业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同学们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以及我院思政教育建设所做出的努力。她提到,从一名医学生到一名医生,一字之差,却蕴含着学校、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要秉持习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教诲,做到“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本次师生交流活动正是我院所有师生在践行“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的实践,在交流和谈论中,交换的不仅是抗疫精神、工作经验,更是我院学风建设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让时代的接力棒、医者的素养与精神在师生交流中传递。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白医人代代相传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激励着所有师生以白医精神为支撑,以拼搏的汗水让理想之花绽放在这个春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