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瓶里滴着她手心的温暖,体温表里刻着她的殷殷叮咛,她是生命的守护者,是患者的“生命线”。本应万物复苏,静待花开的时节,疫情的暴发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作为坚守抗疫一线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肾病内科透析室的封文媛,秉持着节奏不能乱、工作不能断的原则,与她的团队齐心抗疫,更好守护长春这座“病了”的城市。
3月初,吉林市暴发新冠疫情,封文媛老师是我院透析室一名有着28年血透工作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有着一流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接到指令后迅速组队,奔赴吉林市人民医院支援透析工作。经过40天的艰苦奋战支援任务圆满完成。稍作休整刚返回长春的封文媛再次出征转战吉林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封文媛被火线任命为护士长,负责全面管理透析室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穿梭在抗疫战场上。她也是捧在父母掌心的宝贝,是爱人心头的那颗朱砂痣,是儿女依靠的撑天树,可是疫情当前,封文媛护士长毫不畏惧。冲锋在前,其实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
封文媛老师是南丁格尔的传承者,白求恩精神的践行者,当她的脚步轻轻地穿过一个个病房,巡视的目光,如同跳动的火苗一样,温暖着患者们。大家亲切的呼唤,“南丁格尔女神来了”。有了女神的庇佑,患者们睡的更安稳了。凌晨1:20,再次查房时,封文媛发现一位老人夜里不自觉抠掉了透析内瘘穿刺处的血痂,内瘘穿刺点一直在出血,动静脉内瘘血管是动脉血流,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且不易止血,发现时被子、床单上全是血,封文媛立即动手为患者按压止血,血一点点止住了,她又为患者更换了衣服、床单、被罩,擦拭了身体,全部结束已是凌晨3点多。拖着一身的疲惫,防护服里面汗水湿透的衣服包裹着她的身体。此刻老人眼含热泪,握着她的手激动的说:“孩子,是你救了我啊!我该如何报答你呢?”口中不停的重复着感谢的话。正是有了封文媛老师这种尽职尽责的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日夜兼程,不辞劳苦,时刻守护着患者们的安危,一遍遍亲身关切患者们的动态,才能在消无声息的寂静深夜从死亡线上抢回了患者的生命。她不仅仅是患者心中的一盏明灯,更是爱的化身,生的希望。
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的勇敢;而所谓天使,不过是善良天性的闪光。白衣战士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也会害怕,也会担心,但因为敬业和担当,才义无反顾穿上白色铠甲,守护生的希望。笨重的防护服裹着她娇小的身躯,看不到她的容颜,却能感受火热的心房,身着白衣逆行,心似莲花绽放,她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在隔离透析室内,身穿厚重的防护服、活动不便、扎针困难,搬补透析液的疲惫,可作为吉大二院人,她深知新冠病毒固然可怕,但是血液透析对患者生命更为重要。看着患者一次次顺利完成了4个小时的透析治疗时,一种真挚的,发自内心的喜悦涌上心头。封老师笑着说:“真心替他们高兴,生命得到了延续”……
封文媛老师在一线战斗中手部受伤,十指连心,那一瞬间她疼的撕心裂肺,泪水模糊了她的双眼却无法阻碍她前行的步伐。稍作调整,封老师义无反顾坚强的继续投身抗疫战斗中。为了战疫的胜利,牺牲“小家”为“大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肩负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的使命,她打个电话便把家中的事情交给了爱人,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医院抗疫工作之中。夜深人静的时候,她打电话给家人报声平安,心中确是那份深深的愧疚;她抽空跟孩子视频连线,视频那头“你什么时候回家”“妈妈,我好想你”的温情声音,让阵阵心酸涌上心头。她把这份愧疚和心酸都深深藏在了心底,化成了努力工作的一份力量。她心中默念:等疫情过去了,患者都平安了,一定好好补偿爱人和孩子。
封文媛护士长是坠落凡间的天使。一次又一次从死神手中挽救患者生命,有一名老年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流量不佳,经询问该名患者多日以来已因内瘘条件不好,透析不充分,呼吸困难症状越来越重,夜间无法平卧,只能端坐呼吸,因疫情原因无法重新置管。了解到这一情况,领队封文媛立即联系我院肾病内科,协调置管所需的医疗器械,科室迅速响应,及时将器械配达。刘丽华医生、封文媛领队的有效配合,以专业的水准、高超的技术一次性成功穿刺,快速为患者重新置入了股静脉置管,患者重新上机后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保障了患者的透析效果。
桃花春欲尽,谷雨夜来收。我们相信春的企盼在昭示抗疫必胜的希望,路上的点滴温暖也值得我们用心回顾。“初心永擎方可照亮前路,使命在肩更需勇毅前行”。在这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封文媛护士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