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支援会展中心方舱医院5号方舱医疗队3月17日晚集结,在院党政领导集体和护理部组织的人力保障下,近15个专业科室的100名护士迅速集结,其中涵盖呼吸科、心内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神经内科、骨科、老年病科、乳甲外科、新生儿科、康复科、耳鼻喉科等科室,非常适合大型方舱护理的多专科组队合作,保障舱内老幼妇儿及各类慢性病患者需求。
内心有温暖
紧接着医院的后勤保障——食品、药物第一时间配送到位,队伍不用担心因上班没赶上热乎饭,不用担心自己常规药品会中断,不用焦虑异常情况无药可用,这一切都是队员最踏实的依靠。
医院领导集体和我们队员不定期视频连线,送来最贴心的问候、最真挚的嘱托、最有力量的支持!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院领导对支援队伍的关爱、挂念、信任和鼓励。队员的内心被强大的后方院领导集体和保障团队温暖着。
行动有方向
抗击疫情既要救治患者,也要保障医护人员安全,两件是同等重要的大事。医护的安全需要专业的指导,医护的安全需要防护措施不折不扣地落实,医护的安全需要时时监管和督导、纠正和改进。专业上我们有国家级感控专家殷艳玲副院长的指导,落实上有支援武汉和通化经历的队员,有李金秋护士长带领组建的感控督导护士掷地有声地执行,监管督导持续改进,李金秋护士长守在监控屏幕上,看每一个队员脱防护服的各项操作,记录,告知,整改。队员们的行为被感控督导组的护士分分秒秒地把控着方向。
团结有力量
3月17日晚上接到命令,组队出发;18日凌晨3:00,内镜中心白冬梅护士长首先带队入舱接患者;19日晚,628张床位的长春市最大方舱医院收满了患者。我们没有前车之鉴,我们有的就是摸石头过河,靠的就是团结、担当和落实执行的力量。护士长、教学组长、骨干护士担任组长带队,一天六组护士上岗,按照护理流程,密切医护合作,严格执行“红区”防控措施,在做好仪器设备、药品管理的同时,还要认真做好患者分区管理、饮食起居、心理疏导、文化生活、物资供应发放、特殊情况处理、常规日常宣教、核酸采集、环境卫生管理、四防安全管理。每天晚上19:00进行视频会议,各抒己见,团结一致,逐步建立适合方舱点对点交接,拍照交接班,出院执行护士、入院执行护士,岗位的建立、制度的完善,各组上岗期间主动担当,能做的表格、记录本一一落实并交接,给大家都带来便利,最后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每个队员都在主动思考如何把工作干好,心在一起,行动一致。
初心有落实
记得出发时院领导集体和队员们合影,柳克祥书记、秦彦国院长嘱咐我们,要有正能量,带着护士,带着患者向阳而行!是啊,疫情多么让人无助、忐忑和焦虑,需要有一缕阳光照进每个人的内心,大家彼此温暖,互相鼓励,扶持着前行。在队伍里挖掘喜欢抒发情感、视频制作的小伙伴和有宣传经验的杨利丽护士长组成宣传队,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不限,个人,团体人员不设限,以组为基本单位,组长抓宣传。哪里有内容呢?不用愁啊,一群一心想干好工作的人,一心想帮助患者的人,每一个举动和行为都带着无限的爱和温暖。组织象棋队、孩子娱乐区、安静读书角、宣讲手卫生、制作手套气球、当起11岁孩子的方舱妈妈、手绘抗疫故事,桩桩件件都带着光照进5号方舱里。报恩的阿姨早起义务打扫卫生,小朋友给过生日的医生叔叔唱生日歌,给护士阿姨唱《谢谢你》。患者回到家还给护士写感谢信,网格长自愿担负各种组织工作。队员们牢记初心,带着光、带着爱、带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人的使命努力认真地工作着。
未来有希望
疫情虽令人沮丧,但疫情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清晰感受到往昔我们忽视了很多美好。3月17日至5月7日,会展中心5号舱共治愈出院患者2321人,在休舱前累计出院2237人,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全体医护人员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具体体现。医护这份职业是崇高的,是有价值的,是能把美好带给这个社会的!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