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三月,应是草长莺飞的季节,但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本该姹紫嫣红的春天黯然失色。面对我市新一轮疫情形势的再次紧张,为打赢长春保卫战,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根据医院工作安排,陆续派遣有着丰富经验的“抗疫老兵”支援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公主岭462方舱医院、长春市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长春市中医院、长春市核酸采集、医院急诊、过渡病房等地(部门)工作。
为了病区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严格落实防控措施,也避免进一步地减员,3月18日,在护士长穆玉的号召及带领下,科室22名护理人员全部驻扎科室,在院内率先实施了闭环管理模式,指导在院87名患者及其陪护人员,足不出室,正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错峰、错时就餐,实行分餐制管理;病房常规通风、空气消毒、手卫生;每日进行核酸和抗原采集,日采集量220余人次;同时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生活需要及必备物资需求,统一为患者及家属订餐、送餐、送热水、订生活必需品、发放必备物资,面对病区大量的护理工作,她们不辞辛苦,离开家人,取消休假,加班加点投入工作。
根据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在院领导及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筹下,科室始终秉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千方百计保障群众就医需求和生命安全的原则,临危受命,加班加点,顺利完成紧急搬迁、转运任务,从制定预案与流程,确定最佳搬迁方案,到实施阶梯式转运模式,精细分步完成环境改造、分区规划、整理物资、准备仪器设备……紧急任务在半天内完成,短短14小时,大家像上了弦的发条,铆足了劲向前冲,不知疲惫,汗水湿透衣衫……忙碌的身影在病区穿梭,搬迁、转运过程中均实现了零误差、零感染,保障了患者及家属的安全。4月中旬,结直肠肛门外科临危受命与胃肠营养及疝外科联动协作,又进行了合并科室管理模式,接收胃肠外科原有16名在院患者及17名家属,火速集结,成立普外病区;全科22名护理人员,上下拧成一股绳,全员一盘棋,共克时艰。
新组成的普外病区开放床位有70张,在初期仅有19名护理人员的情况下,不但完成了普外各亚专科患者的接收、转运工作,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和三、四级手术患者的护理工作;还要继续保持每天全疗区的疫情防控落实工作,持续的闭环管理模式,统一为全科患者及家属采集核酸、订餐、送餐、送热水、满足患者及家属的生活需要及必备物资需求,以保证病区工作有序正常运转。同时结直肠肛门外科造口护理专科小组发挥专长,为普外病区患者提供造口伤口护理,保障了造口患者及慢性伤口的护理需求,解决了患者的护理难题,得到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随着过渡病房患者转运数量的不断增加,每天病区都面临着饱和的状态,护士们没有休息,每日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可是全体护士无一人喊累,每天都情绪高涨地工作在一线。
在院闭环管理50多天里,科室护理人员自始至终秉承“舍小家、顾大家”的信念,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在这场无声的战“疫”中,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份力量,展现着新时代护理人的风采。在这群抗疫“娘子军”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有刚进行脑部动静脉瘘介入手术后2周,行走困难,但依然始终坚持在岗位上的护士;有身为单亲妈妈,为了工作,毅然决定把孩子留给了邻居大娘帮忙照看,不顾女儿每日的哭诉,义无反顾地坚持在岗位的护士;还有的护士家中两个孩子,大的高考在即,小的4岁生病在家,把孩子留给自己患有高血压的母亲。
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愿我们不负韶华,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疫情总会过去,胜利的曙光已然来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