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当然要战斗在抗疫最前线!”这是骨科医学中心脊柱外科护士杨开源在我院组建支援珲春医疗队征调医护人员时,铿锵有力的回答。
就这样,她又一次拾起行囊奔赴抗疫战场。
2022年春节刚过,珲春突发疫情,我院核酸检测医疗队紧急出发,而此时杨开源刚刚支援天津归家才十几天。她义无反顾地跟随队伍再次出征,“大部队”在珲春坚守十天,检测样本3万余管,完成了5轮核酸检测任务,珲春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此时家乡长春的疫情却不容乐观,医疗队还来不及感受圆满完成任务的喜悦,便匆忙整顿从珲春转战长春,接过支援长春市核酸检测的新任务。杨开源作为其中一员,跟随检测队连夜返回长春,凌晨三点到达目的地,来不及休息,在简单的整顿后便立刻投入新的“战场”。
长春市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多,覆盖区域广,检测任务重。而每日送检的样本必须保证时效性、准确性,这就要尽可能快地对其进行检测,这无疑加大了工作强度。作为一名优秀的医护人员,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她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丝工作上的瑕疵、思想上的懈怠。整夜的工作,有时会带来疲惫和困倦,而核酸检测工作是严谨的,不能出现一点差错,一个环节出现了失误,都会给最后结果造成巨大的影响。这时,她都是靠着超人的意志力撑过去。
平时在科室值夜班的时候,杨开源会喝一杯咖啡抵抗困倦。但因为喝大量的咖啡会导致频繁地去厕所,而这不仅是因为穿脱隔离服不便,而是她认为,每去一趟厕所浪费的时间,可以进行几十例甚至更多的样本检测。在这样的困难时刻,没什么比时间更宝贵。也许正是因为这一份坚定,让她在一个接一个的夜班中,保持清醒、专注、高效地工作。
我院公共检测实验室合计完成四百余万人次的检测,长春市的疫情也最终得到了控制。这是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辛苦结晶。
可以说,这是一场交接无失误的接力赛,考验耐力,更考验速度。杨开源说,她更愿意说这是一场战役,是党率领她和同志们一同抗击新冠疫情的一场战役。而她自己,已经奔赴过不同的战场,在哈尔滨,在天津,在珲春,在长春。她坚信,这场战役我们终将胜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