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23日,门诊党支部开展“喜迎二十大 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讲述身边事,带动你我他(她)。
志愿义诊 白衣健康“行”起来
8月5日,中医科杨光同志参加“喜迎二十大,白衣健康行”九台纪家街道暑期实践活动,为百姓义诊、宣教。8月19日,门诊部主任李富强同我院10位医疗专家参加在我院“开展义诊送健康 服务百姓见真情”为主题的大型义诊活动。同时,核医学科积极组织和参与多次义诊活动,实现寓教于“诊”、寓教于“防”的目的,组织及参与义诊近10次。以实际行动诠释党员的责任担当,践行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使命,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一步提升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科普宣教 为民服务“讲”起来
6月2日,中医科薛霁主任在“抗疫有我 科普在行动”栏目中,为广大市民做“中医四季养生——夏季篇”科普宣教,他提出的“关于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进一步满足患者就医需求的建议”被省政协采用,并上报全国政协;同时上报的还有他提出的“中医传统文化传承立法的建议”。8月9日,口腔科李美华主任在吉林乡村广播电台,做“牙周健康莫小视”科普宣教。4月25日,体检中心赵岩主任作为吉大二院驻南岭校区核酸采集队队员在闭环工作期间,为华为公司员工做检后报告解读和答疑;6月23日,为中国银行员工做检前选项指导;7月22日,为省内吉林银行员工做检前宣教;9月1日,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汽开区税务局做检前科普宣教。
核医学科科普公众号创立以来,已发表科普文章及视频400余次,总点击量超过2万次;视频《尿碘检测关系自身健康,影响下一代智慧》以及《甲减迷踪》取得了吉林省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三等奖及优秀奖的好成绩;增加宣传途径,提高医学科普工作健康快速发展,帮助更多的群众及患者,参加省电台、广播、电视台组织的科普活动次数10余次;将科普带入方舱医院,传播医学的温度,赵银龙主任在方舱内组织健康科普10余期,制作疫情下科普视频20余部,录制《新冠核酸阴阳交替原因解读》及《新冠核酸治疗那些事》等视频,传播了医学的知识和温度。科普宣教,不仅给群众提供了就医方便,还让群众能更加了解自身健康情况,增强了保健意识,使群众能够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防控有我 服务初心“践”起来
门诊作为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是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的重点区域,既要做好新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工作,又要满足群众的就医需要;既要减少人员聚集,又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各类刚性需求。兼顾防控和服务两个目标,考验门诊工作团队的智慧与能力。门诊部主任李富强带领本部门党员骨干李春辉副主任、柴星副主任、葛敏副主任、刘赤兵老师等在门诊各科室巡查,确保门诊工作的有序开展,处理接待了无数例急诊病人和各类门急诊突发事件,每天都坚守在急诊和门诊的工作区,及时解决各类问题,为患者排忧解难。李富强还将我院临时对外建立的24小时患者咨询电话绑定到自己的手机上,每天接听电话数百个,夜以继日连续接听,即便心脏多次发生不适,他仍然默默坚守,为患者解决了就医就诊过程中的燃眉之急。疫情期间老人就诊难成为突出问题,在完成预检分诊工作的同时,门诊部一直开展学雷锋爱心服务活动,设立学雷锋爱心服务岗,全程陪同老弱病残孕等需要帮助的患者就诊,为老百姓做实事。
报到社区 服务百姓“动”起来
依据《关于组织在职教职工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党组织报道的通知》要求,门诊党支部全体党员均已及时到居住社区党组织报到,并随时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为群众办实事。2022年疫情期间,门诊党支部书记多次下沉社区,协助居民小区核酸采集工作及有关防控知识宣教。
讲述身边事,带动你我他(她)。门诊党支部将进一步拓宽为群众办实事的实践载体,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疫情防控等,立足实际,以党员队伍和群众需求为导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真正做到“我是党员我承诺,我是党员我服务,我是党员我带头”,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