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大讲堂系列培训(第二期)——三步法实现课程形成性评价框架设计
  • 发布时间:2023-03-13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医学教育改革,更加科学有效的开展形成性评价,从而推进本科生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3月3日,我院特邀请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宁杨,以线下工作坊结合线上直播的形式,对各个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专题培训了“三步法”实现课程形成性评价框架设计,助力我院教师教育能力提。工作坊由我院教师教学水平提升俱乐部负责人、医学影像学教研室主任黄萨主持。

1.jpg

    会上,宁杨教授以“什么内容学生会主动学习”这个问题作为切入点,说明了目前学生的教学需求仍以分数为主,点出“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于“形成性评价”,宁教授首先分享了自身的经验,设置的课程采用线上线下双形式、理论实践一手抓,各个模块突出考核学生的不同方面的素质,评估系统包含了知识、能力、情感目标。除此之外,学生课后自评、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级评分,师评与第三方评价相结合是课程中的一大特色。

2.jpg

    宁教授指出“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是两个相对的概念。“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一般地说,形成性评价不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不重视对被评对象分等鉴定。“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责、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三步法设计课程形成性评价框架中,第一步要列出三条教学目标,其中至少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框架,以确定模块的数量和分值。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认知层次,确定模块内容和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要用采分点式和分级式。最后,要确定分数计算方法,由于机评、师评、自评、互评和第三方评价各有利弊,具体采用单独评分、加权评分、复合评分或指定方式评分需具体课程具体分析。

    对于现有形成性评价课程设计中存在的一些普遍的问题,宁教授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解读和提醒,此外,在场各位老师们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与心得体悟,宁老师设身处地、耐心细致地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老师们集思广益,以求提升教师们的教学能力,达成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教学

 会议最后,教学部主任包洪岩对全体参会教师的认真参与,以及新能源与环境学院的大力支持分别致以感谢。她表示,形成性评价作为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需要具备科学性和可行性,各教研室可通过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出具有专业特色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框架,更好地帮助学生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期望通过全院各教研室的努力,能够持续推动教师教学质量和教育能力的不断提升,培养更优秀的二院学子。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