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时,常常需要使用造影剂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但是,有些患者可能会对造影剂过敏,导致严重的身体反应。近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开辟了一个快速诊断绿色通道,帮助造影剂过敏患者尽快得到救治,避免出现生命危险。
4月13日早6点14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急诊科向核医学科求助,一位外地老年女性疑似患有肺栓塞,因为在当地医院接受检查时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需要紧急救治。核医学科赵银龙主任和熊晓亮医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组织核医学科医生、技术员和护士迅速到位,开辟绿色通道。
生死时速30分
7点31分,患者由急诊推至核医学科。
7点33分,患者至SPET/CT检查室。SPET/CT注射岗护士已备好放射显像药物99mTc-MAA在检查室等候。
7点39分,过床、摆放体位、药物注射均已完成。
7点53分,检查结束,患者安返急诊。
经过核医学科医生们的精心治疗和诊断,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肺栓塞。肺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具有严重的威胁。“在急诊情况下,肺栓塞病人的救治时间非常紧迫,核医学科开辟的绿色通道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诊疗时间,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更多的时间。”核医学科赵银龙主任表示。通过核医学科的快速诊断,不仅有效地缩短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同时也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核医学科在肺栓塞的诊断和辅助治疗方面的经验以及技术水平优异,自2015年首次完成肺灌注显像至今,已经服务临床近8年,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和效果得到广泛认可,并已开展肺灌注联合肺通气SPET/CT显像,进一步精准反映肺部血液灌注和气道通畅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明确依据。他们将继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