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重要的分支,是临床医学生在完成生理学、解剖学等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最早接触的临床医学课程之一。在没有学习内科学、外科学等课程前学习超声诊断学,对医学生来说是很大的考验。为了帮助学生们能够将临床常见疾病和超声诊断知识建立紧密的联系,做到学为所用,超声教研室近年来一直努力学习、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最终逐步打造具备教研室特色的“线下+直播”观看介入超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们的好评。
春季教学,将在线直播观看介入超声引入实习课,示教室屏幕可同屏实时观看老师在介入诊室做穿刺术,以及做超声时探头操作手法及图像的实时显示,并通过远程设备同步对穿刺部位和周围组织的解剖结构、操作目的、注意事项进行讲解。整个穿刺过程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超声引导下穿刺针如何穿过皮下组织、避过大血管等到达预定深度后进行抽吸、活检等操作,观看了完整的介入操作过程,同学们对介入超声操作、治疗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全程都聚精会神地观看,并且老师在操作结束后回到课堂,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穿刺针、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操作,与同学进行热烈的讨论与答疑。
应用远程实时操作教学模式,不仅让同学们观看到超声引导下甲状腺、淋巴结细针穿刺、胆囊造瘘的操作过程,也能让同学们看到超声医生如何用温暖的服务为患者诊断、治疗。课堂教学条理清晰,课堂氛围活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既向学生们传授了专业知识,又向学生们展示了为患者服务的流程,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医者仁心。
远程超声平台,采取“线下+直播”形式,将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这类在学校理论课堂无法完成的实践教学引入实习课,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创新了实践教学方式和方法。超声医学教研室教师团队始终兢兢业业为师,踏踏实实从教,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同时,注重不断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致力于帮助医学生建立临床疾病与超声影像诊断紧密联系的高阶逻辑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医学影像课程教学质量与实践相结合能力。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