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鼻颅底外科与神经外科协作完成了一例鼻颅沟通恶性肿瘤手术,病变由鼻腔向颅内及眶内侵袭,涉及多个重要解剖结构。该患者入院时右侧眼球肿胀突出、视力严重下降、眼球运动困难,右侧头痛剧并伴有呕吐,病情十分严重及复杂。
SMARCB1缺失鼻腔鼻窦癌
鼻颅底外科主任王宗贵教授接诊后通过鼻咽镜、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明确病变范围及诊断。该患者是非常罕见的SMARCB1缺失鼻腔鼻窦癌,病变来源于鼻腔,已经突破鼻腔鼻窦侵及颅内及眶内。经与神经外科专家研讨,手术采取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一次性切除鼻腔鼻窦、颅内及眶内的肿瘤。完善术前检查及手术方案后,鼻颅底外科王宗贵主任、程金章副主任与神经外科关文明主任、黄锐副主任对该患者进行了联合手术:鼻颅底外科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鼻颅底及眶内恶性肿瘤切除术、神经外科行脑室镜下颅底病损切除术、幕上开颅鼻颅沟通肿瘤切除术、大脑深部病损切除术,病变切除后共同完成了颅底重建术。
鼻颅底外科的鼻内镜与神经外科的显微镜双镜联合,从外围向中央部包抄肿瘤,保证操作安全的同时达到肿瘤彻底切除
鼻颅底外科医生与神经外科医生“双人四手”同时操作,互相穿针引线,在狭窄的鼻腔内完成颅底硬脑膜的缝合修补
经过两个学科专家教授近8个小时的共同努力,手术成功完成,术后核磁检查见病变切除彻底。
手术前增强核磁检查
手术后增强核磁检查
专科细化是必然趋势,使医生的诊治技术更加的精准、高效,但随之也会带来一些弊端,例如肿瘤不会局限于一个解剖位置,特别是鼻腔鼻窦的肿瘤很容易突破进入颅内、眶内、口腔等毗邻结构,如果按照传统的治疗模式很容易导致“各家自扫门前雪”,也就是只切除了自己专科的区域,导致患者需要转科、二次麻醉等问题,甚至是交界区域肿瘤的残留。多学科协作(MDT)有效的解除了这一问题,患者受益巨大。
多年来,鼻颅底科在王宗贵主任的带领下始终坚持多学科协作(MDT)规范诊疗,临床与基础结合,以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提高学科学术水平为主导思想,以服务于临床病人为宗旨,促进校内和院内学科交叉,形成优势互补、团结合作的学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科学研究与专病发展,全体医护人员秉承着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高超医技、高尚医德为病人服务的理念,竭诚为患者服务。
专家简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