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吉大二院胸外科佟倜主任医疗组在心外科、麻醉科通力协助下,成功实施体外循环支持下、气管高位肿瘤切除及重建,填补了吉林省气管外科手术技术的空白,术后病人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55岁的晏女士,因干咳持续不缓解就诊于吉大二院。经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气管三维重建等检查,诊断为气管腺样囊性癌,肿瘤位于胸段气管的中上位置,距离隆突约3.8厘米,病变长约2.5厘米。
以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通过术中二次气管插管进行肿瘤的切除和重建,这一方法对于气管中下段位置病变较为适宜,但对于气管中上位置病变就变得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肿瘤切除后,气管重建时吻合口位置太高,吻合口已达到胸廓入口后,采用二次插管会给气管重建及吻合带来相当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院胸外科佟倜主任医疗组设想能否采用术中体外循环支持代替术中二次气管插管。这一想法很快得到吉大二院党委书记、心外科柳克祥教授的支持和认可,并安排王天策主任、张曙东主任技师大力协助,手术当天又与麻醉科张春成副教授一起精心设计,在三个学科的共同努力下,手术获得圆满成功,共切除三个气管软骨环。
气管肿瘤切除和重建历来都是胸外科最高难度手术之一,涉及到气管切除长度、保留足够血供、气管重建的吻合技术、术后特殊体位护理等多项重要内容。本病例采用术中体外循环支持代替术中二次气管插管,使气管的游离和吻合变得更加从容和方便,尤其适合气管中上位置病变。
采用体外循环支持实施气管肿瘤切除和重建,在我省范围内尚属首次,手术的顺利完成,彰显了我院相关学科的综合实力,标志着我院胸外科在气管外科技术方面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