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国吉林网发表了题为《智能微创新突破!吉大二院用智能手术机器人治疗重度踝关节炎》的报道。
中国吉林网刊发原文:
近日,吉大二院骨科医院足踝外科常非主任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踝关节镜联合手术机器人治疗踝关节炎手术。
据介绍,患者为66岁女性,因右侧踝关节肿痛入院,临床诊断为右侧IV踝关节炎。患者高龄,下肢脂肪堆积,小腿及踝关节维度较大,且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常规手术方式手术难度大,术后易产生并发症。经过详细的术前规划,常非主任团队决定手术方案为踝关节镜联合手术机器人微创置钉融合术,手术由常非主任,孙洋医生主持,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完成。
手术首先利用踝关节镜下完成踝关节探查清理,清除硬化骨至软骨下骨板渗血为止。随后,在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规划功能的辅助下,通过多维度图像融合技术完成三维模型构建,预先规划好最佳置钉路径。由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自动规划入钉点,按照规划路径依次将3枚导针精准置入手术部位,透视显示导针位置理想,随后依次打入金属空心螺钉,完成精确加压固定。
常非教授在接受中国吉林网采访时表示,智能骨科机器人最大的优势在于精准,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传统踝关节融合手术,医生在具体操作中常存在看不准,打不稳等问题,术中常需要反复透视,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时间延长。而智能化骨科机器人的应用,手术精度显著提高,患者创伤小,恢复快。
“此次手术的成功实施进一步证明了骨科医院足踝外科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领先地位。我们的专家团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不断追求卓越,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先进的治疗方案。”他说。
据了解,骨科医院足踝外科成立于2013年,由科室主任常非教授创立,是吉林省内第一家专业的足踝外科,完成首例3D打印全距骨置换,多项新技术填补了省内和地区的空白。主要诊疗足踝部的创伤、畸形、骨病、功能不全及修复重建等,包括足踝部骨折、韧带肌腱损伤、拇外翻、扁平足、高弓足、马蹄内翻足、骨关节炎、骨软骨损伤、糖尿病足病等。科室现有医生9人,其中有教授2人,主治医师7人,所有人员均为博士学历。科室还配备足底压力测试及步态分析、三维动态捕捉、冲击波等硬件设施,为临床工作保驾护航。(记者 越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