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新生儿科迎来了一名23周极早早产儿小颜(化名),出生体重600g,随着极其微弱的啼哭声打破了产房内紧张的氛围。
其母孕期病史复杂,双胎妊娠,8周前因宫颈短先兆早产保胎,胎膜早破47小时,一胎娩出后发现胎死宫内,此时小颜成了产妇妈妈最后的希望。
早已等候多时的新生儿医护人员立刻对孩子进行有效复苏,转运暖箱沿着绿色通道一路飞驰,T复苏组合器持续正压通气来到位于12楼的新生儿重症救护中心,这里的医护团队早已准备就绪.....由于该患儿肺部发育不全,无法自主呼吸,只能依靠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注,持续呼吸机辅助通气;心脏搏动较弱,无法供应全身有效循环,只能持续维持心脏有效射血;不能自己吸吮,胃肠道功能极不成熟,无法经口给予任何药物,紧急予以PICC植入术建立生命之门;由于双胞胎一胎胎死宫内、宫内感染及提前降生,出现脓毒血症中毒表现,经积极且有效的控制感染后再一次转危为安;先天性肺部发育不良导致下机困难,全科商讨及制定多个方案后终于成功.....不知道这个过程中多少个先天不足致命的难题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帮助小颜一次又一次的渡过难关。
超早产儿出生后常常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机依赖、动脉导管开放、心力衰竭、颅内出血、感染、喂养困难、内环境紊乱等十大问题,稍有不慎,生命即刻止步,除了医疗的有效救治外,还有护理团队临时充当了小颜的“爸爸妈妈”,因为极早产儿皮肤呈胶冻状,极其单薄,这无疑在护理上增加难度,必须动作轻柔且有技巧,否则皮肤出现淤青、破溃、出血,严重可出现颅脑损伤等。喂养问题更是需要仔细再仔细,及时胃肠减压、抚触、口咽训练等,为尽早建立经口全肠内喂养打下基础。
经过125天新生儿科医护团队的不懈努力,小颜不仅活下来了,而且活得很有“质量”。目前小颜的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头颅核磁和神经发育监测正常,眼底检查正常,双耳听力通过,达到出院指征。衷心祝愿小颜日后茁壮成长。
随着围产医学进展,全球大多数国家对早产儿(≥胎龄24周)都会积极救治,2022年我院新生儿科,24周的救治成功率83.33%,小颜的出院也代表着我院新生儿科在救治极早早产儿中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