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不少孩子出现咳嗽、感冒、发热等症状,也有的孩子“中招”支原体肺炎,儿科就诊量居高不下。面对不断攀升的儿童就诊量,医院党委高度重视,认真研判,统筹资源,多措并举积极应对考验,保障前来就诊的患儿得到快速有效救治。
抓落实 多部门协同迎战
按照院党委“全院一盘棋、一张床”的部署,副院长潘振祥等院领导多次组织多部门召开儿科诊疗中心工作调度会,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药学部、信息科等科室负责人积极应战,尽己所能支持儿科工作,保障儿科诊疗工作有序开展。
巧利用 见缝插针添“硬件”
“由于呼吸道传染病有一定的治疗周期,输液患儿的增多增加了门诊的就诊压力。为了缓解输液空间紧张,实现有效扩容,我们将宽敞的门诊大厅有效利用,改造成了输液区。”儿科护士长杨言慧介绍说。隔断、椅子、输液架……临时组建的输液区,尽可能地做到舒适、便捷,方便患儿和陪诊家属,最大限度解决患儿看病难、候诊时间长的问题。
再扩容 亚专科开放床位
为了保障患儿的有效收治,儿内科统筹资源由原来的63张床扩充到75张,同时,儿外科、新生儿科主动开放疗区床位共计21张,共同接收儿内科患者。这意味着儿内科疗区整整扩大了52%。
无论患儿在哪个疗区,医护人员都加班加点,不计个人得失进行医疗救治。新生儿科、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生长发育科……只要患者有需要,都第一时间给予支持,将同质化医疗落到实处。
潘振祥副院长表示,医务部已从新生儿科、儿外科、发育儿科、内分泌科、血液科等科室抽调部分医生支持儿内科工作。同时,医院已经做好应急预案,将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应对下一步工作,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医护人员都在随时待命,全力以赴保障来院儿童患者的医疗救治。
“疗区扩大,医疗和护理必须同步!”二院儿医挑起了这份重担!为了保障同质化医疗,张云峰主任带领儿科医生的查房工作从原来的一个疗区变成3个疗区,会诊工作量也骤然增加,所有人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只要有需要,随时冲到前线。
再延伸 夜班增加“小夜班”
为了保障患儿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儿内科增加了门诊专家数量和出诊频次,并针对夜班急诊开设了专家门诊“小夜班”,小夜班一直持续到23时,给半夜就诊的患儿家长吃了“定心丸”。
此外,检验科、放射线科、超声科、药学部的充分保障,也大大提高了门诊的工作效率,用一天时间临时成立了儿科急诊患者取药药房,真正实现了“让患者少跑腿”。
有担当 为初心坚守一线
“儿科病房帮我们增加了一名护士,门诊也增加2名,还有导诊也协调很多人来支援。”护士长雷琳表示,面对骤然开放的住院疗区、门急诊输液区,如同及时雨般的支援,让大家感受到了二院的温度。
即便一天要从早上6点半坚持到下午6点半,即便一天要做十几台手术,即便一天连水都来不及喝,即便拔掉静点针继续奔赴护理一线,即便家里也有生病的孩子……儿科诊疗中心20位医生和49位护理人,没有人抱怨这份苦与累,依然坚守在一线,为孩子们的健康护航。
做科普 筑牢健康防护意识
为了让更多家长做好秋冬季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防护,增强儿童的疾病防控意识,11月2日下午,我院儿科诊疗中心主任医师陈鹏做客“吉大妈咪课堂”,做主题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防治”的健康讲座。吉林大学教职工400余人线上线下同时参加讲座。生动精准的语言,缓解了家长们的焦虑情绪,让家长们掌握了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防治科学防治方法。
吉大二院医护人员以高度负责的担当,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以赴守护儿童健康。
张云峰再次提醒广大家长:呼吸道疾病仍处于流行期,支原体感染、甲型流感也进入高峰,家长要做好孩子的日常防护,勤通风、勤洗手、注意饮食均衡,适当锻炼,提高抵抗力。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戴好口罩。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