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表彰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吉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张基昌主任医师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吉林省仅一人获得该项荣誉。
张基昌,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18年,当得知医院要组建援助萨摩亚医疗队时,张基昌毫不犹豫报了名。经过几个月的培训,2019年1月,张基昌与其他5名队员告别亲人和同事,肩负着责任与使命,前往位于太平洋南部的岛国——萨摩亚,开展了为期七个多月的援外工作。
萨摩亚由10个岛屿组成,人口不足20万。“医疗队是根据萨摩亚的需求组建和派遣的,我们6个人分6个专科:心血管内科、耳鼻喉科、肾病内科、病理科、皮肤科和泌尿外科,都是萨摩亚没有或薄弱的专科。”张基昌表示,在萨摩亚当地,不仅缺少专科医生,还缺少医疗设备。
萨摩亚当地医生一般尊称自己认可的学术地位明显较高的医生为Boss,而张基昌在当地是“Boss口中的Boss”。在那里,张基昌首次开创性将心脏超声、平板运动试验检查应用于每日常规临床,将闲置的医疗设备利用最大化,解决了当地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等待数月待其他国家援助才能有少数病人接受检查的问题。作为队长,他带领团队带着超声仪器穿梭在内科、外科、妇产科、ICU、手术室、急诊、APCC各个科室进行会诊。对全院所有科室的疑难心血管疾病、心电图24小时会诊,会诊心电图近700人次,通过手机软件远程会诊心电225人次,对多数心电进行详细图标解释。此外,他还系统对实习医生及学生进行心电图及心脏体格检查的规范教学,培训医生80人次,受到内科医护人员、实习医生、留学生的高度评价。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援萨期间,医疗队一边救死扶伤,一边倾囊授艺,积极培养本地人才,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张基昌经常在查房的过程中结合患者病情讲解心电图,当地医生马里说:“中国医生医术高明,希望有更多机会与中国医生交流,学习先进的医疗技术,为我们的人民服务。”一位来自新西兰的医生感叹:“中国实实在在把医疗技术带到了萨摩亚!”就这样,他们不仅要协助当地开展相应专科的临床救治工作,建立稀缺专科的临床诊疗流程和门诊,还要想办法培养本地医疗人才,为萨摩亚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张基昌荣获“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在医疗技能和奉献精神方面的卓越认可,也是对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在医疗教育质量和国际合作方面实力的显著肯定。二院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医者无国界、无私奉献的白求恩精神,真正让“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与白求恩精神相得益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