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为提高全民急救意识,促进百姓健康安全,2月20日,吉大二院心血管内科开展了第二十八期心肺复苏科普活动。本次活动共服务群众120余人次,发放科普资料100余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活动中,心血管内科护士利用人体模型分组进行急救技能的示范并手把手指导群众掌握急救技巧。此次科普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市民“边学边练”,学习了急救知识,参与了模拟心肺复苏的演练,掌握了多项急救技能。未来,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将不断探索新技术新疗法,提高综合诊治能力,全方位全周期守护人民健康。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心肺复苏究竟该怎么做?
首先,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需要心肺复苏。它一般适用于溺水、窒息以及心脏病突发等一系列的突发意外情况所造成的意识昏迷心跳停止状态。当病人意识突然丧失,呼喊没有反应,且呼吸停止或呼吸不规律时,即可判断为心脏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
其次,当决定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时,需立即寻求周围人士帮助,马上拨打120,尽快取得AED(体外自动除颤仪),马上进行胸外按压,启动心肺复苏。
具体要求如下
↓↓↓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
动作要领:双手交叉,双手掌跟重叠,手掌根部持续胸外按压,垂直向下用力,用力时肘关节不能弯曲,按压后完全放松,但掌根不能脱离胸壁。
按压标准:深度5-6㎝,频率100-120次/分。
注意:最新的心肺复苏指南建议,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持续胸外按压即可,无需口对口人工呼吸。
温馨提示:请勿在正常人身上做心肺复苏,以免引起肋骨骨折或导致其他损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