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学院“双百”工程的建设,接续前两阶段翻转课堂的高涨热情,营造新学期浓厚的学术氛围,促进科学探索交流,全面提升本科生问题探究和科研挖掘的能力,激发思想碰撞,推动学术争鸣,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于3月7日18:30在新民校区第一教学楼411室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同步开展第三阶段第一期(总第十五期)诺贝尔医学“讲”翻转课堂。
本期翻转课堂由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程妍、妇产科主治医师田园、放疗科主治医师杨一担任指导教师,第一期翻转课堂汇报组学生田维博、第九期翻转课堂汇报组学生何居锦担任朋辈指导,762202班本科生覃慧、张馨文、桑玮、穆星彤、马健淞、陈登云组成汇报组进行题为《T细胞的“刹车系统”——CTLA-4的发现改变癌症治疗格局》的汇报,活动由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于奥博主持。
翻转课堂上,穆星彤对癌症治疗的方式进行了基本介绍,并重点讲述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桑玮介绍了艾利森的童年经历以及对T细胞的发现和研究过程;覃慧由CTLA-4与CD28的关系引入,深入剖析了CTLA-4的作用机制;陈登云以传统疗法中的化疗为例,通过对比,分析了免疫疗法的独特优势;张馨文通过讲述CTLA-4为癌症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并推动免疫疗法的发展,说明了CTLA-4的发现为社会带来的影响与轰动;最后,马健淞展望了癌症的研究前景,并总结艾利森的成功并非偶然,要有恒心、韧劲以及创新精神。
汇报结束后,指导组老师高度赞扬了本次汇报工作,并给予充分点评。程妍老师首先肯定了同学们从选题到准备、再到展示的流程,并结合治疗一位肿瘤患者的亲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癌症治疗对患者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情况。最后,程老师强调了基础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相关性,鼓励同学们重视基础研究,方可在临床上更有建树。
田园老师从3个方面给予了同学们建议:从展示方式上看,建议同学们在讲述上更有衔接性;资料准备上,鼓励同学们在文献查找途径中充分利用现今丰富的网络资源;思维逻辑上,建议同学们跟从诺奖得主的思路,通过环环相扣的疑问与研究,获得从理论到实践、从科研到临床的宝贵经验。
杨一老师分享了自己在M.D.Anderson实验室工作的经历,讲述了免疫学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并结合自身放疗科的工作经历,介绍了许多癌症的患者病状与治疗方法。杨老师还为同学们点明了免疫学的学习重点,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之余也要注意身体。
本期的朋辈指导田维博结合自身免疫学的学习经历,丰富了同学们的汇报内容,并指出在PPT汇报上可以更重视提纲的事先准备与采用更可靠的图片获取来源。何居锦赞扬了同学们的汇报成果并建议同学们在后续汇报中标注出重点内容。
本期诺贝尔医学“讲”翻转课堂圆满开展,从老师们细致的指导、丰富的学识以及风趣的谈吐中,同学们收获良多。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的三位指导老师是大学同班同学,希望在未来的道路上,同学们也可以携手志同道合的同伴,勇攀医学无止境的高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