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头颈外科联合口腔科成功完成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高难度舌癌切除术。该项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我院在多学科协作模式下实现口腔-头颈肿瘤精准诊治迈上新台阶。
近日一名49岁男性患者,因“左侧舌根不适10年,伴左侧颈部肿胀2个月”入我院头颈外科。术前检查提示为舌癌。以往传统开放术式,需下颌骨切开,虽符合外科手术的直视原则,但也会带来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对于需要放疗的患者,增加了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的几率,切开口底皮肤、肌肉达到咽前,破坏了重要肌肉结构,组织损伤较大。术野欠清晰,有时无法充分暴露肿瘤边界。经口入路或内镜下经口入路,都存在操作不便,有术野盲区的情况。
刘学识博杰团队在详阅患者术前资料,评估患者手术情况后表示,此例患者手术难度较高,需与口腔科进行多学科诊治,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决定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前提下,突破传统术式,充分利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优势,联合口腔科在达芬奇机器人的辅助下完成此次高难度新挑战。
手术在麻醉科、手术护理团队的配合下有条不紊的展开,在口腔科李明贺主任的通力合作下,头颈外科刘学识博杰带领刘悦主治医师及团队成员应用达芬奇机器人经口顺利完成此次精准微创手术。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左至右:影像处理平台、患者手术平台、医生操控台)
作为一项新的技术应用,我院头颈外科率先开展的经口机器人微创手术,为头颈肿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避免患者被迫接受下颌骨切除,同时可最大限度避免气管切开,实现了在狭窄解剖区域,如口腔、口咽部内最大的可操作空间,可在狭小空间进行精细操作,手术缝合工作快速精准完成。在三维高清视野下医生能够体验身临其境的手术感受,医生的手部动作被机器手臂及器械准确无延时地重现,达到精确切除肿瘤,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切实保障肿瘤的安全界限,术中损伤更小,出血更少,成功实现了以更小的损伤完成更复杂的手术,同时可更好地保全患者口咽部吞咽、发音和呼吸功能,患者恢复期更短,外观上更好,缩短住院平均日。因此,经口机器人手术势必为咽喉头颈手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科室将进一步推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咽喉头颈外科中的临床应用,在科室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以及多学科协作的保驾护航下,实现精准医疗新突破,极大地推动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增强疑难重症救治能力,全力造福广大病患。
头颈外科防癌科普-舌癌篇
舌癌是什么?
舌癌是第一大口腔癌,而口腔癌不仅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甚至还被称作“全球第六高发癌症”,男性多于女性。舌癌的发病率在我国占到口腔颌面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且发病率高于发达国家。早发现,早治疗,切除范围越小,功能保全越理想。
舌癌有哪些表现?
症状:舌痛、咀嚼困难、吞咽困难、言语不清。
体征:经久不愈的口腔溃疡(需警惕),舌体运动障碍,口腔内出现白斑、增生性红斑或肿块。
舌癌如何预防?
1.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预防口腔感染。
2.及时处理口腔局部刺激的危险因素:坏牙,尖锐牙齿,残留的牙根、残冠等对黏膜造成慢性反复刺激的因素,要及时处理。
3.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酒及咀嚼槟榔等不良习惯,均衡膳食,不吃过烫过辣食物,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组织加强体质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4.定期检查,防范于未然:如戴假牙的人群,发现假牙下组织有疼痛、发炎,或口腔内出现白斑、红斑等,要及时就医。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