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尹永杰,著名的重症医学专家,“推进行业前行的力量”2023年度十大优秀重症医学科主任。
《医师报》在医学家年会上的颁奖词有一句话这样描述他:“醉心建筑,却阴差阳错走上了从医的道路”。
他亲自主持设计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新院区(亚泰院区)的重症医学科,既满足功能需求,又满足院感要求;既布局高效,又分区合理。他从建筑美学角度出发,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又处处满足便捷高效的工作流程。同行们参观后,频频发出“漂亮”“震撼”的赞叹。
尹永杰用精湛的医术、温暖的仁心为重症患者带来希望,让吉大二院ICU成为了一个温暖的所在。
无数次开出的“安慰良方”
“大姐,别放弃!一定会好起来!你看他各项指标都在接近正常。”
“尹教授,谢谢你!如果不是你们团队的积极救治和你的鼓励,他不一定挺得过来。”“别担心,我们一直都在尽全力!”
这是重症医学科内,尹永杰无数次开出的“安慰良方”。这份笃定的执着,让无数命悬一线、九死一生的患者创造生命的奇迹,让无数濒临崩溃的家属看到生活的希望。墙上布满的锦旗,是对尹永杰的奉献最真诚的诠释。
无数次执着的“床边守护”
生与死之间,隔着ICU。ICU里监护仪器昼夜不停地运转,冰冷的滴滴声从不停息。为了让在ICU里“闯关”的患者依然能感受到温暖与力量,有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尹永杰一直在努力做“有温度的ICU”,在医疗救治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使危重患者的救治科学又温情。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很多时候生死只在一瞬间。稍有分神,就可能错过挽救生命的最佳时间窗口。尹永杰时常坐在病人的床旁认真观察,抓住每一丝希望,拼尽全力救治。在尹永杰的日程表里,似乎从没有下班与休假,有的只剩“敬业”“责任”与“担当”。
无数次打破的“生命极限”
在精修医术的奋斗路上,尹永杰一直砥砺前行,踏踏实实在医学科研领域深耕。“不断进步,才是对患者最大的负责!”尹永杰对重症医学的探索涵盖了众多核心领域。他带领同道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富大家对重症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免疫等复杂疾病的认知。通过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反思与碰撞,尹永杰产生了无数颠覆传统的理念,破解了一个又一个救治难题,把曾经认为不可能治愈的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使之重获新生。
尹永杰带领团队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双重血浆置换技术、分子吸附再循环技术(MARS)、跨肺压监测技术、NAVA和ECMO等生命支持和替代技术。其中“ECMO转运规范与创新:建立区域性疑难危重症一站式诊疗体系”项目获评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典型。援鄂抗疫期间,尹永杰教授带领团队应用ECMO技术成功救治72岁老人,创造了当时应用ECMO成功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年龄最大的全国记录,这一纪录也被写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
从事医、教、研工作38年,尹永杰教授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科室人员、对学生都做到“严”“慎”“细”“实”,有时甚至达到了“苛求”的程度,带领ICU团队快速成长。
无数次收获的“桃李满园”
吉大二院急诊与重症医学中心是省内最早具备ECMO资质及具备ECMO专项技术培训资质的单位,2017年至今已完成300多例ECMO患者救治,救治成功率超过50%,是东北地区开展ECMO例数最多、救治成功率最高的ECMO救治中心。2019年度ECMO总例数位居全国第4位,荣获中国医师协会体外生命支持专业委员会“年度飞跃奖”。
尹永杰将这些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总结成临床医生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制定出了一系列规范和流程。ECMO专项培训班至今已培训合格ECMO技术人员80余人,为吉林省及其他省份(黑龙江省、辽宁省及内蒙古自治区)ECMO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尹永杰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初心依旧,使命在肩。尹永杰的青春,涂满了奋斗的底色,他身体力行,将责任与奉献书写在了临床一线,用智慧和爱,治愈患者、温暖患者,是重症医学领域当之无愧的时代典范。
“在ICU,为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未来,尹永杰将继续带领团队引领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做患者健康的守门人,为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一袭白衣,悬壶济世。
他们,用仁术守护生命,用仁心筑起希望。
一个个暖心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
敬佑生命的初心、救死扶伤的操守,
甘于奉献的品质、大爱无疆的追求,
更是见证了吉大二院
继往开来、砥砺奋进的辉煌历程,
博学慎思、精诚致远的大医情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