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医疗决定医院的高度,那么护理则决定了医院的温度和厚度。为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吉大二院护理部持续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六个一”和“六个到位”,推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护理体系建设,并结合不同学科的专业特色,满足不同患者护理需求,打造更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
康复训练解决吞咽难题 提高生活质量
ICU病房内,多为危重患者,由于患者长时间使用呼吸机,极易发生器质性吞咽障碍或吞咽肌暂时失去神经控制等吞咽问题,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巨大影响。针对这类问题,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创新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寻求解决方案,实现患者改善吞咽功能、促进吞咽功能康复。团队成立吞咽功能训练小组,构建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制定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建立吞咽功能训练操作流程。
这一创新技术的开展,使得ICU获得吞咽障碍的患者能够及时得到评估、密切观察,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达到减轻痛苦、减少住院时间、减轻家庭负担、节省医疗资源、提高总体护理质量的目的,让患者更早回归家庭和社会,获得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赞誉。
眼底病科护理团队
弹力绷带改良眼部包扎 降低术后并发症
传统双眼绷带包扎方法,往往在经过几个小时后,会发生绷带不同程度脱落的情况,大大增加了患者术眼感染、术区渗血及肿胀的风险。针对这一细节问题,眼底病科护士团队集思广益,积极寻找突破路径。经过不断尝试,网状弹力绷带进入临床应用。网状弹力绷带可以适度拉伸,在保持自然密度的情况下,松紧适宜,可以有效避免血运循环不良,让患者感觉舒适。术后的患者从手术室返回疗区时,护理人员就会根据所需大小,裁剪合适长度的网状弹力绷带,套在传统绷带外侧,并在耳部剪开一个小洞,将耳部暴露,这一细节让舒适度再次提升。
改良后的绷带包扎方法,不仅舒适、美观,还能保证患者术后第一日绷带在位、清洁完整,减轻术眼眼睑肿胀程度。因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减少,也因此缩短了术后在院观察时间,使患者住院费用降低,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评。
►实施前:
►实施后:
耳鼻喉科护理团队
创新耳部备皮工具 规范术前准备
为了确保手术顺利进行,术前准备尤其重要,对于耳鼻喉科来说,耳部备皮是重要的一环。护士长蔡郁带领护理团队仔细查阅国内外资料,想寻找一款用于耳部及腮腺备皮的有效工具。经过反复实践验证,团队制作了耳部备皮卡尺。此款卡尺使用了3D打印材料,结构简单、高效便捷,不但使备皮区域更加美观、规范,避免反复备皮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保证了手术所需的准确备皮范围,降低了术区感染风险。该项发明获得了多个奖项。患者得到更专业的护理服务,并在细节中深刻感受到了护理的温度。
于细微处见精妙,
于点滴处见温度。
吉大二院护理团队,
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贯穿到每一处行动细节,
言于行,行于心,
勤耕不辍,精进不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