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二科(自强院区)郭永川、刘守跃、张景泽团队近日成功为一名患有颅内运动区巨大脑动静脉畸形(AVM)的30岁男性患者实施了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新生。这一手术的成功不仅展示了科室团队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能力,更标志着我院在复杂性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
该患者因突发头痛伴随右下肢活动受限就诊于吉大二院(自强院区)神经外二科。经过详细诊断,发现患者左侧大脑中央沟区域存在一巨大脑动静脉畸形,这是一种罕见且危险的脑血管疾病。由于血管畸形的复杂性,治疗面临极大挑战,Spezler-Martin 分级为高级别,手术风险极高。
▲手术前检查发现左侧中央沟巨大血管畸形
面对困难挑战,神经外二科团队采取了血管内介入治疗与显微外科手术结合的治疗方案。首先,通过神经介入手术栓塞部分供血动脉,有效降低了畸形血管的供血量。随后,在显微镜精准导航下,团队微创切除了动静脉畸形,确保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介入栓塞部分大脑前动脉供血
▲手术后复查显示血管畸形无残余
此次手术的成功,凸显了跨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经手术室、麻醉科、放射线科等多个科室的紧密协作,以及显微镜、DSA等高端设备的应用,为手术的精准执行提供了有力保障。神经外二科团队以及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合作,展现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在精准医疗领域的卓越实力。
此次手术的成功为颅内复杂性脑动静脉畸形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案。吉大二院神经外二科将继续加强神经介入与显微外科手术的合作,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在科室专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吉大二院神经外科致力于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增强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为广大病患带来福音。神经外科将不懈探索与创新,用科技和智慧守护生命健康。
科 普
颅内巨大血管畸形(Intracranial Giant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gAVMs)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神经血管疾病,它隐藏在大脑深处,对患者的生命和健康构成了巨大威胁。今天,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一复杂的疾病,探索其定义、成因、诊断方法、潜在危害以及现代医学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什么是颅内巨大血管畸形?
颅内巨大血管畸形是由异常血管团组成的疾病,这些血管团直径超过6厘米,包含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和引流静脉。这种疾病的形成源于胚胎期血管发育的异常,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由于缺乏正常的毛细血管网络,血液直接从动脉流入静脉,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血管壁结构异常。
如何诊断颅内巨大血管畸形?
颅内巨大血管畸形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患者可能会经历头痛、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和颅内出血等症状。CT、MRI和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这种疾病的关键工具,能够详细展示异常血管团的位置和结构。
颅内巨大血管畸形的危害有多大?
这种疾病的最大危害在于其高出血风险。一旦发生出血,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大量颅内出血还会导致颅内压增高,危及生命。即便未出血,患者也可能遭受癫痫、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障碍等问题。
当代医学如何应对?
治疗颅内巨大血管畸形的目标是防止出血并缓解症状。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微创手术切除、血管内栓塞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伽玛刀)。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变部位、大小、血供情况和患者个体情况量身定制。多学科协作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颅内巨大血管畸形的治疗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术。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从这种严重的疾病中获得解救。科学的力量,加上医疗团队的专业和热情,将继续为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