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吉林大学第二医院麻醉科医生郑海波,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援疆期间,将汗水洒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上,把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时刻铭记于心。她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麻醉管理能力,积极为当地患者提供安全保障,优化了麻醉流程,提升了科室团队的整体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患者,圆满完成了三个月的援疆任务。
发挥专业优势 提升麻醉安全水平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骨科医院)在骨科领域颇具优势,但该院老年患者较多,且多为并发症复杂的病例,尤其是对麻醉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根据受援单位的实际需求,我院最终派遣了麻醉经验丰富的郑海波医生前往支援。
郑海波医生抵达新疆后,迅速投入到科室工作中。她在排查麻醉安全隐患的基础上,短时间内明确了科室的改进方向,并建立了预麻间管理制度,优化了术后恢复室的转运流程。经过她与科室团队的紧密配合,医院的麻醉管理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授业解惑 提升团队综合能力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骨科手术多,但麻醉方式相对单一,尤其在应对复杂、危重患者时存在一定的技术短板。郑海波医生通过每周的业务学习和案例分析,帮助科室同事梳理麻醉流程,特别是对特殊病情的处理方法进行讲解,使得麻醉团队在疾病的病理生理和药物应用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提升。
郑海波医生的培训内容切实提升了同事们的专业技能和信心,他们普遍认为这些学习机会对实际工作帮助很大。同时,郑海波还在新疆麻醉年会及阿克苏地区麻醉年会中分享了有关老年患者术中管理和精准容量治疗的经验,广受好评。
多学科合作 强化急救能力
郑海波医生还与重症医学科、急诊科等科室合作,参与对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医技科室成员的心肺复苏操作考核,为术后突发心脏不良事件及院内外急救工作奠定了基础。此外,她积极参与兄弟科室的特殊病例讨论,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带动了科研讲座和资源共享,帮助科室人员更好地应对复杂病例。
短暂援疆路 一生援疆情
郑海波医生感慨道:“能够参与到援疆的工作中,我感到无比荣幸。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的这段日子里,我深刻体会到了两地之间的深厚情谊。这段援疆经历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的珍贵记忆,我也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9月27日下午,郑海波医生凯旋
把边疆当家乡,把援疆当使命,把患者当亲人。郑海波舍小家为大家,远赴新疆,将先进的麻醉管理理念和医疗服务带到边疆,把对患者的关爱播撒在这片热土上,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圆满完成了这段光荣的援疆任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