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二院神经外科阎龙课题组研究成果在神经介入领域最高影响力期刊发表
  • 发布时间:2024-11-15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一科阎龙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神经介入领域顶级期刊《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JNIS)上发表。JNIS是神经介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是该领域学术影响力的标志。

图片 1.png 

在我们的大脑深处,有着一条条精细而重要的血管网络,它们负责将氧气和营养输送到每个脑细胞,确保我们能够思考、记忆、活动。然而,有时这些通道会受到一种叫“粥样硬化”的威胁,就像河道里积聚了淤泥一样,这些血管也会因脂肪、胆固醇等物质的沉积逐渐变窄,变得不再畅通无阻。这种情况,在医学上被称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也就是ICAD。

对于那些患有ICAD的患者来说,这种“堵塞”并不只是“河道变窄”那么简单。当脑部血管被堵塞后,血流减缓或中断,脑组织就会因缺氧而受损,严重时还可能导致中风,带来极大风险。这种疾病尤其在亚洲人群中较为常见,每年影响着成千上万的人们。

图片 2.png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医学界已经探索了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通过药物控制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缓病情。然而,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于是,医生们开始研究“血管内介入治疗”,也就是一种“直接疏通”的方法。通过细致的手术,他们可以把一个小球囊或者支架植入到病变的血管中,将其撑开,恢复血液的正常流动。

关于哪种方法更有效,学术界仍然在不断探索。一些研究者发现,用小球囊扩张血管的方法(PTBA)操作较简单,但有时术后血管的残余狭窄依然存在;而另一些专家则更偏爱“支架置入术”(PTAS),因为它能进一步稳定血管。然而,PTAS的手术过程较为复杂,风险较高。

图片 3.png

 

为了弄清楚哪种方法对患者更有利,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阎龙课题组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选择了100余位ICAD患者,其中一部分接受了PTBA治疗,另一部分接受了PTAS治疗。他们通过对比发现,虽然PTAS的术后血管通畅度较好,但两种治疗方式在脑灌注改善和卒中复发率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结果在神经介入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学术期刊《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上发表,标志着这一成果得到国际学会的认可和关注。

 

图片 4.png 

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神经外一科主任

吉林大学唐敖庆青年学者

主要从事疑难复杂脑血管病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委员

国际神经修复学会第三届中国委员会脑血管病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脑机接口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吉林省老年学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吉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常务委员

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文章20余篇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