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9日,第八届亚太医学真菌学大会(APSMM2024)在日本京都盛大召开。本届大会汇聚了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人畜共患真菌病学会(ISHAM)以及各地区的真菌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分享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我院皮肤科团队在李福秋主任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此次盛会,通过专题讲座、壁报交流等形式,充分展示了我院在皮肤真菌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会议涵盖了抗真菌研究进展、真菌致病性及耐药进展、真菌遗传学研究进展、医学真菌的分类进展和分子机制、真菌-宿主免疫学研究进展以及病例报告等多个专题。专家学者们围绕这些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共同为推动医学真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创新贡献智慧。
▲左图为团队合影,右图为壁画交流
大会上,李福秋主任及其团队成员分别进行了精彩的发言。其中,李福秋主任团队的发言题目为“Study on Data-Drive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ethods for Sporotrichosis”,深入探讨了利用数据驱动技术对孢子丝菌病进行更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前沿问题,展示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皮肤科建立了孢子丝菌病的临床数据管理系统,提供了构建知识图谱和孢子丝菌病模型的相关数据集。会场主持人、听众与专家均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受到与会专家的认可。
王爽副主任分享了题为“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etiology of onychomycosis and tinea pedis in diabetic patient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详细分析了糖尿病患者中甲真菌病、足癣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临床分型等流行病学特点,并对病原菌进行了测序分析,揭示了糖尿病患者中念珠菌感染率上升的可能机制。
刘哲医生进行了一例特殊的真菌感染病例报告,题为“Cutaneous granuloma on the nose due to 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 a case report”。该报告详细介绍了一位鼻部皮肤肿物的患者在多家医院辗转后,最终在我院皮肤科通过真菌培养、分子诊断技术、皮肤病理检查以及抗真菌药物药敏试验,明确诊断为季也蒙念珠菌感染的肉芽肿,并得到有效治疗的经过。
李苏姗医生则就“Antifungal activity of In-58 against Sporothrix globosa in vitro and in vivo”的课题进行了发言,该研究中吲哚西丁衍生物暨新型抗菌肽In-58,在抗孢子丝菌的相关实验中展现出显著的抗菌活性,并且对动物细胞的毒性较低。研究结果表明,In-58在体外和体内均具有显著的抗球形孢子丝菌活性,凸显了其作为新型孢子丝菌病治疗药物的潜力。
▲大会发言
值得一提的是,李福秋主任还荣幸地担任了真菌研究进展专场及口头汇报基础研究专场的主持人,她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儒雅的风度,赢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同时继续当选新一届亚太医学真菌学会(APSMM)理事。
▲李福秋主任在大会中担任多场专题主持
在李福秋主任的领导下,真菌性皮肤病的研究与治疗一直是吉大二院皮肤科的核心优势领域,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术地位和专业影响力均处于领先地位。通过此次大会的交流与展示,我院皮肤科团队不仅提升了在医学真菌学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加强了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与交流。未来,皮肤科将继续致力于医学真菌学的研究与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精准的医疗服务。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