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由吉林省健康管理学会承办的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培训项目,“助力乡村振兴乡村医生骨干-胸痛最后一公里”培训行动于11月10日在吉林省榆树市人民医院会议室举办。培训对象为县级社区乡镇医院医生、乡村医生等基层卫生人员400余人。
吉大二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斌教授开创性提出“胸痛最后一公里”的理念。刘斌教授深知在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乡村地区,胸痛这一常见且可能危及生命的症状,常常因为诊断和救治的不及时而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此次培训行动,他亲自挂帅,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心内科副主任王珺楠、副教授宋显晶等医生参加培训行动,此次培训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培养基层卫生人才,实施精准健康扶贫,助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我国每年有大约 250 万人发生急性心梗,但只有5%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救治,国际公认 120分钟是急性心梗的黄金抢救时间,但在基层或边远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失去了最宝贵的时间。一公里,对健康的人来讲不过是 2000 步而已,时间十分钟左右。但是对一个胸痛或者心梗的病人来说,这将是一条极短的生命线。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斌授课
培训现场,刘斌教授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前沿的医学研究成果,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乡村医生骨干们讲解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从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历史、发展以及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介入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参与培训的乡村医生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与刘斌教授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他们纷纷表示,刘斌教授的讲解让他们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刘斌教授强调:“培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强调培养乡村医生的治疗理念。因为在胸痛救治中,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需要乡村医生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行动。”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王珺楠授课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宋显晶授课
通过这次培训行动,我们相信乡村医生骨干能够成为胸痛救治的“前哨战士”,在第一时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救治,打通胸痛救治的“最后一公里”。让乡村居民在面对胸痛威胁时,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医疗救助,为他们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