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动博士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学校党委“三大工程”战略部署,12月13日,吉大二院-清华生医工程学院“医学+X”研究生教育论坛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亚泰院区举办。本次论坛以“融合共享,协同创新”为主题,致力于深化医工交叉合作,共绘医学发展新蓝图。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秦彦国教授、副院长王旻教授、副院长吴敏飞教授、副院长潘振祥教授出席会议,清华大学孔文瑜博士、冯亦婷博士以及吉大二院博士生王蒿、超博分别作主题报告,研究生与培训教育部、科研部,研究生指导教师与在读研究生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设置了主题报告、互动交流等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医学+X”的多学科融合创新展开深入探讨,进一步明确了推动医工结合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动力。此次论坛的举办,不仅加强了吉大二院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深度合作,也为双方研究生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今后更广泛、更深入的协作奠定了基础。
王旻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吉大二院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合作的意义,充分肯定了“医学+X”模式在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方面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吉大二院始终致力于推进医学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并构建“临床医学+”培养模式,努力打造集学术交流、研究合作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此次论坛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希望参会研究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阔学术视野,提升科研能力,为未来医学研究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会上,正式宣布成立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清华大学学生联合会(简称“吉清学联”)。23级博士研究生王蒿作为学生代表,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吉清学联”的成立背景、宗旨、组织架构及章程。“吉清学联”的成立初衷是让更多的同学能够深度参与到两院的合作项目中来,充分整合两院的学术资源、科研力量和创新思维,搭建一个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联合会致力于促进双方在学术交流、项目研究等多个领域的协同发展,营造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学术氛围,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提供坚实支持,为两院合作注入新的动力与活力。
随后,清华大学理学博士孔文瑜作题为《组织纤维化解析、重构和干预》的精彩报告。她深入阐述了当前组织纤维化研究领域面临的多重挑战,特别是纤维化形成机制的复杂性以及现有干预手段的局限性,并分享了她在相关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与思考,为与会者提供了重要的启发和思路。
博士研究生王蒿以《跨平台学习的探索:从吉大二院到清华生医工程学院》为题,详细介绍了院内交流项目的具体内容与进展。他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从跨平台学习的视角出发,分享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和宝贵收获,生动展现了医工交叉合作对学术视野开阔和科研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为在场师生提供了实践借鉴和启发。
24级博士研究生超博以《走进清华实验室:医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为题作了精彩汇报。他深入展示了医工交叉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结合具体案例,生动阐释了跨学科研究在解决实际医学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充分体现了医工融合对推动医学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参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交流,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结合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与孔文瑜博士展开深入探讨。大家踊跃发言,分享经验、碰撞思维,在热烈的学术氛围中拓宽了研究视野,为临床与科研的进一步结合提供了新的启发与思路。
秦彦国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论坛不仅加强了我院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之间的学术联系,还为未来在研究生联合培养、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奠定了坚实基础。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不同学院、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生交流,激发广大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推动“医学+X”创新模式的深入发展。
秦彦国强调,我院将持续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医学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为社会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