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新高度!ECMO赋能高难度复杂呼吸介入技术 为危重症患者开辟生命通道
  • 发布时间:2024-12-25
  • 点击数:
  • 作者:administrator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自强院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及麻醉科多学科协作,在ECMO(体外膜肺氧合,俗称人工肺)的支持下,成功为一名左肺鳞癌全切术后5年复发致混合型中心气道重度狭窄的患者进行了同期消瘤手术并支架置入术,快速解除患者气道梗阻,挽救了患者生命。术后患者呼吸困难顺利解除,实现自主活动。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这一复杂联合手术,体现了吉大二院在疑难重症救治上的综合实力,标志着吉大二院在多学科协作和高端医疗技术应用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左肺切除5年后病情复发

5年前,患者因左肺中央型鳞癌行左侧全肺切除术。此次入院1个月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渐进性加重,胸部CT检查显示患者主气道下段管腔重度狭窄(图一、二),几近闭塞,隆突同时累及,常规治疗已没有效果,而且发生阵发性喘息加重,难以平卧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多方求医后,慕名来到我院就诊。

图片 1.jpg 

 

MDT会诊 制定诊疗方案

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张群副主任医师接诊后,结合患者各项检查综合评估后,拟为患者行呼吸内镜下消瘤及支架置入术。由于患者存在极高风险,董春玲副主任迅速组织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徐伟教授、重症医学科宋德彪副主任、麻醉科宋智敏副主任、胸外科王斌副主任进行了多学科会诊。

会诊后,专家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诊疗方案:由于患者左肺全切术后,单右肺通气,肿瘤复发致主气管重度狭窄,仅存5mm左右的缝隙,常规支气管镜难以处置且随时有发生出血、窒息的风险,因此决定为患者行呼吸内镜下消瘤及支架置入术缓解症状,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抗肿瘤治疗,而V-V ECMO可以有效满足患者对氧的需求,术前行V-V ECMO能够有效保障病人安全。

 

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和处理预案

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立即行ECMO辅助下联合硬镜对左肺鳞癌全切除术后复发混合型中心气道重度狭窄行同期消瘤手术并支架置入术。为保障手术顺利进行,专家团队在术前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状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并对相关风险进行了处理预案。一场争分夺秒的ECMO+复杂疑难呼吸介入手术正式开始。

由张群副主任医师、张庆华副主任医师和徐艳玲副主任医师、王明慧主管护师组成的ECMO小组快速完成ECMO设备安装运转后,在麻醉医师配合下,呼吸介入团队顺利完成了主气道消瘤及支架置入术。送检主气道组织病理结果提示:鳞癌。

 

术后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手术成功完成后,MDT团队密切监护与详细评估患者,在确保其生命体征平稳的情况下撤离ECMO。术后,患者的呼吸困难、喘憋等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转入普通病房后很快实现自主活动,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为后续全身系统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图三、四)。

图片 2.png

图片 3.jpg

相关科普

中心气道狭窄是指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因某种原因造成中心气道口径减小,导致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目前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热消融(激光、电刀、氩气刀等)、冷消融(冻融或冻切)、机械性切除(硬质镜铲除术)和气道扩张(支架置入或硬质镜扩张)技术。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作为委省共建“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吉林省牵头单位,引领省内的呼吸介入、呼吸重症、肺功能评估、呼吸康复、肺血管介入等新技术,应用于呼吸急危疑难重症的诊治、康复和预防。随着介入呼吸病学技术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我院ECMO+赋能复杂疑难呼吸介入技术的优势逐渐显现。此次手术的成功,展现了吉大二院MDT团队在复杂手术操作和高风险病例管理上的卓越能力。未来,医院将继续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在更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返回列表
  • 暂无资料
亚泰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亚泰大街4026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用药咨询电话:0431-81138268
医保咨询电话:0431-81136122
正常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周六、周日和节假日门诊正常开诊。
自强院区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自强街21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青年院区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青荫路708号
预约电话:0431-81136555
  • 官方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就诊指南 联系我们意见建议

Copyright  2023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吉ICP备05002610号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医创科技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