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不但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医学教育家。
1939年6月底,白求恩因脚上长了个脓泡疮不能走动,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和家庄村休养。他边休养边研究思考工作,一刻也不停歇。白求恩感到:“要培养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为八路军训练一批合格的医务人员。”后来见到聂司令员时,白求恩提出创办卫生学校的建议和计划,得到批准。
创办学校,首先要有教科书。白求恩开始自己动手编写教科书,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编写,一本译后长达14万字,附有119幅插图的卫生教材编写完成了。为了配合教学工作,白求恩还先后编写了20余种医疗卫生教材。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学校公开办过30个教学班,入校学员1490人,毕业生1321人,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
吉大二院在教育创新的道路上一直不断探索实践。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塑白求恩特色医学教育模式,培育白求恩式的好医生,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临床医学院组织开设了白求恩试验班,由党委书记秦彦国担任试验班负责人。试验班建设围绕国家对于复合型、创新型临床医生需求,以临床真实案例为依托,以CBBL(基于案例融合式教学)为教学模式,打破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的学科壁垒,融通“通识+基础+临床+拓展”课程。在教学核心、课程设计、教师遴选、考核标准以及各系统间融合与提升等方面都进行了创新实践。白求恩试验班将致力于培养既有深厚医学知识基础,又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医学人才,为未来的医疗事业输送新鲜血液。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