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大二院骨科医学中心王金成教授团队与长春科技学院鹿茸研究所李春义教授团队联合,创造性地将鹿茸促成骨因素与3D打印、生物力学有机结合,加速骨再生,为骨缺损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王金成教授团队设计的基于鹿茸微孔结构的仿生髋臼杯假体。于慧摄
据王金成教授团队研究人员介绍,在各种各样的哺乳动物中,鹿有着独一无二的本领,鹿角每年定期脱落,随后又会重新从头顶冒出来,最终长得比前一年还要大。这也让鹿茸成为哺乳动物中唯一可以完全周期性再生的骨性器官。鹿茸的发育过程与人骨的生长过程极为相似,生长速度可达到每天2.75厘米,矿物质沉积速度约为每天3.2微米。经过多次实验,研究人员发现鹿茸能实现快速成骨的关键就在于其独特的鹿茸干细胞、鹿茸活性因子以及鹿茸多孔结构。这一发现,让研究人员对其运用到骨损伤修复和再生上有了新的见解和策路,对实现人类骨再生具有重大实际意义。“将鹿茸快速成骨的有利因素迁移到临床,能为骨缺损患者带来更快的愈合和康复效果。”对于这一研究将带来的临床效果,王金成教授充满信心地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